劍俠城所在的丹稜盆地佔地近四萬平方公裡,雖比不上廣袤無垠的廉州盆地,卻也是廣闊無比,一眼看不到邊際,其間綠草茵茵,山木蔥翠。
盆地中央便是巍峨聳立的劍俠城,乃蜀地一顆璀璨明珠。
十月一日,經過一番激戰,大夏左右先鋒部隊合力拿下眉山關,正式進入丹稜盆地,大軍以眉山關為屏障,在丹稜盆地南面安營紮寨。
距大營五十裡處便是劍俠城,劍俠城南郊十裡處則是趙雲部大營,也就是說雙方軍營相距不過四十裡,大戰一觸即發。
次日下午,大夏左右護軍部隊跟著抵達眉山關,入關之後,在左右先鋒部隊大營兩翼安營紮寨。
如此一來,大夏龍驤軍四個野戰軍團在丹稜盆地南郊依次擺開,營帳連綿數十裡,幾乎佔滿整個南郊。
四大軍團經歷近一個月的鏖戰,左右先鋒部隊損失三萬餘人,左右護軍的任務沒有先鋒部隊那般艱巨,但也有一萬餘人折損。
再算上留在各處關隘、城池的鎮守部隊,真正抵達丹稜盆地會師的只有二十二萬大軍。這還是白起安排了第一軍團的兩個師團進入蜀地,負責督運糧草,否則的話,龍驤軍真正能投入到決戰的部隊絕不會超過二十萬。
劍俠城那邊除了蜀漢王朝十五萬禁衛軍,五萬殘存領地大軍,再就是一個負責拱衛劍俠城的禁衛師團,總兵力在二十一萬左右。
兩相比較,雙方似乎勢均力敵,而且劍俠城可據城而守,佔有主場優勢,大夏想要拿下劍俠城,實在是千難萬難。
故而龍驤軍拿下眉山關,抵達丹稜盆地之後,並不急著挑起決戰,而是按部就班地修築營寨,整頓軍備,似乎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與此同時,無法計數的糧草物資,自東川郡或者江陽郡各城池,透過臨時徵調的二十餘萬勞役,源源不斷地運抵前線。
大夏軍不急,風青陽也不急。
昨天帝塵等人已經給了風青陽一個準話,說只要決戰一打響,他們就會抽調十萬大軍突然降臨劍俠城,殺大夏一個措手不及。
有十萬大軍助陣,總兵力碾壓對面的大夏軍,又有堅城可守,風青陽有什麼好著急的,他只需耐心等待大夏軍主動發起進攻即可。
最關鍵的是,帝塵終於向風青陽透露了謀劃已久的“大理計劃”,一旦大理聯軍攻破東川郡,斷了大夏軍後路,那劍俠城就真的可以高枕無憂。
不僅如此,就是大夏現在打下的城池,風青陽也能一一收回,說不定還能借此收編對面的龍驤軍,讓劍俠城兵力不降反升。
這麼一想,風青陽心中暗爽不已。
“老狐貍,這次我可要把你的狐貍尾巴拽下來。”風青陽目視遠方,似乎已經見到複仇的那一刻,當真美妙至極。
如此,交戰雙方形成對峙之局,就是不知道誰將打破此僵局。
……
戰爭的變數出在大理,在東川郡。
就在龍驤軍跟劍俠城對峙時,一個訊息突然劃破荒野上空。
十月三日,一個本來很尋常的日子,卻註定要載入荒野史冊。
就在這天上午,由雲城、大理朝廷以及【蕭盟】組成的二十萬聯軍,悍然越境,侵入大夏雲南行省東川郡,主動挑起跟大夏的戰爭。
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如滅世洪水一般漫過邊境,瘋狂地湧入東川郡境內,掀起連天硝煙,兵鋒直指位於東川郡最北面的永仁城。
聯軍更是高調地打出“活抓白起”的戰爭口號,聲勢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