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來走後,龍驤軍第一軍團副軍團長趙破奴走了進來。這位歷史上霍去病麾下的重要將領,此時已然成了白起的重要助手。
能分別在兩員神將帳下效命,趙破奴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傳奇。
“大帥,這麼做是不是太冒險了?”趙破奴顯是知道“乙計劃”,臉上依然難掩憂色,道:“大帥以身犯險,實乃兵家大忌。”
這樣的話趙破奴不是第一次提起,可白起就是不聽。
果然,白起再次擺了擺手,毅然說道:“你不必再勸了,我主意已定。東川郡還是太大,要將大理聯軍引導到一個固定地點,眼下只有這個辦法。”
軍機處擬定的乙計劃只是一個大方略,具體如何實施還得看白起臨陣排程,該計劃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讓大理聯軍按照大夏意圖,攻擊某一確切目標。
不如此,惡來率領的禁衛軍根本無法提前設伏。
雲南行省遼闊無比,城池百餘座,想要做到這一點實在是難如登天。
故而白起做的第一番佈置,就是藉著蜀地戰況吃緊,不著痕跡地將前線指揮部由靈犀城轉移至東川郡的永仁城。
倘若白起守在靈犀城,借大理聯軍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襲擊靈犀城。故而王猛所謂的“戰略分析”,不過是早早落入白起算計。
這正是歐陽朔信賴白起的一點。
除了“殺神”名號,白起還有另外一個作戰特點容易被外界忽略,那就是白起猶如機器一般的算計與推演。這位在軍中“木訥”的統帥,一天到晚都在琢磨敵我雙方態勢,結合各種情報在腦中不斷推演戰局。
歷史上的長平之戰,就是這種推演的巔峰之作。
噬殺不過是白起的表象,或者說是假象。
這一次,白起算來算去,想要漂亮地完成乙計劃,唯有“以身為餌”。
正如趙破奴所言,這很冒險。
眼下的永仁城中只駐紮在龍驤軍第一軍團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師團,再算上第一軍團的直屬旅,也就四萬三千人。刨去工程兵、醫療兵、偵察兵等輔助兵種,真正的戰鬥兵員也就在三萬五千人上下。
僅憑三萬餘人,倚靠一座並不算是堅城的永仁城,要擋住敵人二十萬大軍的圍攻,想想都讓人心中不安。
一個不好,城池被敵軍攻破,白起等人就難逃被俘命運。
白起不是莽夫,任何決斷背後都有著精準計算,他看了趙破奴一眼,道:“趁著還有時間,你還是親自去檢查一下城防吧。能不能擋下敵軍第一波進攻,那些城防可是關鍵,千萬不可馬虎大意。”
“諾!”
趙破奴見了,只能無奈退下。
略有些昏暗的燭光下,白起依然在伏案寫寫畫畫,也不知在謀劃什麼。
……
時間如流水,蓋亞四年的九月悄然而逝。
距離大夏主動挑起波及整個荒野的大戰,已經過去一月有餘。
巴蜀之地,鐘靈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