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中最長的路,就是蓋亞的套路。
任誰也沒想到,戰役剛一開始,赤壁之戰中最精彩的一段“火燒赤壁”,竟然已經結束了。
一下,就讓曹操陣營的領主們措手不及。
火燒赤壁之後,是一個怎樣的場景呢?我們來回憶一下。
赤壁戰敗,曹操下令,一把大火,燒掉了烏林營地的物資和戰船,緊接著就率領餘部急忙往西邊雲夢澤撤退,途中曾迷失道路。
曹操再走通往華容的道路返回,當時道路泥濘,天又颳著大風,曹操令虛弱計程車兵用雜草來鋪路,騎兵得以透過,而虛弱計程車兵被撤退的人馬所踐踏,陷入泥中被活活踩死。
不得不說,曹操的心那是真的狠。
演義中諸葛亮神機妙算,提前安排關羽把守華容道,關羽因為情義放走曹操等等,自然都是虛構的。即便如此,這一路曹軍走的也甚是艱難。
與此同時,周瑜、劉備大軍水陸並進,乘勝追擊。
周瑜的陸軍緊跟著曹操撤軍之路追擊,水軍逆流而上直取江陵。
劉備、黃蓋的水軍則進入洞庭湖,黃蓋軍轉入沅江奪取了武陵郡的治處臨沅,被孫權任為武陵太守。
劉備逆湘江進攻長沙的治處臨湘,韓玄沒有抵抗就已向劉備投降。與此同時孫權和張昭往東出兵,一攻合肥,一攻當塗。
曹操逃回江陵後,留曹仁、滿寵、文聘等分守各處,令軍返回北方。
除去在赤壁、烏林損失的部隊,曹操在撤退中又果斷拋棄了虛弱計程車兵,當時急忙撤退,沒有帶走什麼物資,還有大量士兵被餓死,整場戰爭的結果就是曹軍本部死傷大半。
本部十萬大軍,最終逃回江陵的不足四萬之數。
曹操麾下由許褚、曹休、曹純等人統領的精銳,應變能力最強,騎兵跑遍全中國,跑的比誰都快,損失不大。損失最大的就是水軍,近乎全軍覆沒,由此失去了對漢水、長江的江面控制權。
曹軍的另一個軍團,趙儼等七軍因為不在赤壁主戰場,沒有受到主戰場的波及,順利撤回江陵,沒有受到直接損失。
嚴格來講,盡管曹操大軍的主力並沒有太大損失。
只是因為沒了水師,再加上軍中士氣低落,曹操無心大戰,只能撤回北方,從長計議,任由孫劉繼續做大,才有了之後的三國鼎立。
因此,擺在曹操陣營領主面前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勸阻曹操不要回去,而是以江陵為根基,跟孫劉大軍來一場正面大會戰。
否則的話,真是一切成空。
……
就在領主們鬧騰的當口,戰役公告準時響起。
“戰役公告:赤壁之戰共四十位領主參與,總兵力六十二萬。曹操陣營共十五位領主,總兵力二十七萬;孫劉陣營共二十五位領主,總兵力三十五萬。”
中國區五十個參戰資格,最終參戰的只有四十位。
戰役越到後面,越是巨頭的天下。一般的領主,已是沒有底氣參與這樣的角逐。運氣不好的話,他們收獲的戰役貢獻值,就連複活陣亡的軍隊都不夠。
整個【炎黃盟】,都加入了孫劉陣營。
一則以帝塵等人的情報能力,不難推測山海城會選擇曹操陣營。二則周瑜、諸葛亮、趙雲等人的誘惑,本身就要強於曹操麾下的武將謀士。
如果沒有攻城獅和尋龍點穴的“變節”,兩方陣營應該勢均力敵。
現在,兩邊卻略有傾斜。
這麼一想,白樺等人的神情就越發難看。
“戰役公告:曹操陣營因為兵力弱於孫劉陣營一方,根據戰役規則,曹操陣營自動獲得部隊防禦提升25的增益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