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戰役,歐陽朔仍然只是將他的陣營選擇,通報給諸位盟友。至於白樺她們到底如何選擇,歐陽朔既不過問,也不幹涉。
到了這一步,各有各的想法。
按照戰役規則,一等侯爵可帶兵五萬。至於更高一級的公爵,理論上沒有帶兵數量限制。但是有一條,戰役地圖每位領主的帶兵上限不得超過十萬。
等若是說,蓋亞劃了一條紅線。
即便如此,相比二等侯爵的二萬數額,十萬大軍也是一個絕對的優勢。如此也就意味著,晉升為公爵之後,歐陽朔已經無需盟友協助。
十萬大軍,三千神武衛自然是必帶的。
除此之外,就是還在基點城修整的遠洋艦隊。按照戰役傳送規則,現在傳送軍隊已經無需透過領地傳送陣,只要領主指定了軍隊,在哪都能傳送。
如此,歐陽朔等若利用了系統規則,使出了一個無敵的“大召喚術”,直接將遠在萬裡之外的遠洋艦隊,傳送至戰役地圖。
戰役結束,再指定傳送回北海港。
遠洋艦隊,說到底就是北海灣艦隊第一編隊。
只是一條,按照戰役規則,領主帶兵數量是按人頭計算的。也就是說,遠洋艦隊的三千餘船員,也將計入十萬數額之中。
如此,僅遠洋艦隊就耗去兩萬五千個名額。
歐陽朔也沒想著全部徵調水師,誰知道赤壁之戰到底被蓋亞推進到哪個階段,陸軍在戰役地圖中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
剩下的名額,歐陽朔悉數留給還在頑石城徵戰的城衛軍團。
頂住了邯鄲城的擴張,頑石城的形勢已經穩定下來,不再需要城衛軍團駐紮。再者說,廉州盆地還需要城衛軍團坐鎮,也不能離開太久。
在外徵戰至今,城衛軍團雖然時有戰損,但是以戰養戰,損失的兵員早就透過戰俘補充到位。多餘的戰俘,直接送給了頑石城。
現在的頑石城,已經組建了一個成建制的野戰軍團。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野戰軍團正在組建當中,兵員已經湊到一半。
頑石城現在的兵力,比之靈犀城還要強。
用碔砆的話說:“那都是被逼的啊!”
被邯鄲城壓迫著,碔砆只能走上“窮兵黷武”之路。城衛軍團很好地扮演了一個護航者的角色,幫助頑石城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歐陽朔選擇徵調城衛軍團,一則是城衛軍團今非昔比,整體戰力在諸軍團中,並不落後;二則也是省下一筆傳送費用。
按照正常流程,城衛軍團傳送回山海城,可是需要消耗七萬金幣的。
除此之外,歐陽朔還有一個小算盤。半年來,透過碔砆的關系,山海城向蒙古部落陸續採購了七萬匹精銳的蒙古戰馬。
僅此一下,就耗去七十萬金幣之巨。
透過戰役地圖,可以輕松地將戰馬運回山海城,省卻很多麻煩。
選定城衛軍團的七萬人,最後剩下的兩千名額,歐陽朔直接放棄了。再從其他軍團抽調兩千人,那也太沒意思了。
選擇完陣營和出征的軍隊,歐陽朔就沒什麼好準備的了。唯一的準備,就是通知夏侯嬰,隨大軍一同出征。
期間倒是發生一個有趣的插曲。
靈犀城的張遼以及黑獅城的沮授,都屬於三國人物,按照戰役規則,他們是無法進入戰役地圖的。
如此,讓白樺和攻城獅大為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