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山海城推出軍銜體系,對將士而言,軍銜就是生命和榮譽。
山蠻戰士們沒想到,上將軍白起此次竟然如此大方,竟然給他們所有人,都晉升了一級軍銜,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嘉獎。
惡來見此,也是心情暢快,大笑著說道:“兔崽子們,走,吃肉去,去晚了好肉可就沒有了!”一邊說,一邊朝營地走去。
“嘩啦”一下。
方才還蹲在牆角“作死”的山蠻戰士,突然變得精神起來,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直奔營地而去。
“哈哈!”
惡來見此,發出惡魔一般的大笑。
……
相比木蘭要塞的喜慶,太平天國南大營,則是愁雲慘淡。
攻擊連連受挫,戰士傷亡慘重,再加上副將李秀成被俘,一系列的打擊,讓太平軍堅韌的神經,也變得脆弱起來。
從戰場撤下來之後,李秀成的殘部,就跑到帥帳大喊大鬧,請求主將楊秀清,明日再次出兵,救回李秀成。
將士們的胡鬧,徹底地惹惱了楊秀清。
帶頭鬧事的幾位將士,被吊在轅門上,連連抽了二十鞭子。
眼見主將發怒,太平軍將士就更是噤若寒蟬。整個大營,都靜悄悄的,沒有一絲生氣。將士們就連用膳的時候,都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響。
楊秀清將自己關在營帳之內,誰也不見,就連晚膳都沒有吃。直到晚上九點,楊秀清才突然通知諸將領,升帳議事。
稍傾,諸將士齊聚帥帳,個個心中忐忑。
領銜的,自然就是左將軍林鳳祥和右將軍陳玉成。
左將軍林鳳祥,太平軍的北伐名將。同樣是農民出身,參加太平軍時,就擔任禦林侍衛一職,一路晉升為靖胡侯。
太平天國北伐軍,因孤軍深入,糧草不繼,又屆寒冬,陷入困境。一八五四年南撤,退至阜城,吉文元戰死,又退至東光連鎮。
一八五五年二月,清軍急攻連鎮,林鳳祥督師苦戰,屢創敵軍。三月,連鎮失陷,林鳳祥受傷被俘,後解至北京就義,時年三十一歲。
其後,洪秀全被追封林鳳祥為求王。
林鳳祥雖然出身草莽,作戰卻是沉著冷靜,既能帶頭沖鋒陷陣,也能鎮定自若,指揮若定。因此在太平軍中,他也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將。
右將軍陳玉成,則是跟李秀成齊名的青年將領。跟太平軍的其他將領一樣,陳玉成也是客家人,是太平天國後期重要將領,因其驍勇善戰,被封英王。
陳玉成因兩眼下有痣,遠望如四眼。
一八六二年為太平天國叛徒奏王苗沛霖誘騙中計,解送清營。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堅貞不屈,慷慨就義,年僅二十六歲。
陳玉成也是太平軍諸將領中,少有的武藝了得之人。自小苦練一身好槍法,他因槍法高強,甚至贏得“三十檢點回馬槍”的美名。
兩人分列左右,其他將領,依次按地位就坐。
楊秀清端坐上首,面無表情,他環視一週,沉聲說道:“今日一敗,並不足以左右戰局。我軍依然佔據兵力優勢,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
說到這裡,楊秀清稍稍停頓了一下,像是要堅定信心一般,擲地有聲地說道:“因此,諸將士切不可洩氣,但也不可滋生什麼不該有的心思。我把醜話說在前頭,無論如何,無論付出怎樣慘重的代價,都必須攻克木蘭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