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晚霞映天。
不同的是,這次的晚霞格外的妖豔,橘紅如血,配合天空厚厚的血色雲層,更是給人以壓抑之感,遮天蔽日。
放眼望去,天地之間,都是滲人的紅。
悲壯,死寂。
秋風吹過,帶來陣陣低沉的呼嘯。
木蘭要塞城牆腳下的血戰,已是告一段落。穿著厚重精鐵鎧甲的山蠻戰士,靠在城牆根,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無力動彈。
鎧甲之上,刀痕遍佈,血跡斑斑。
而就在不遠處,城牆的窟窿口,到處散落著一具具的屍體,有山蠻戰士的,更多的則是太平軍的,黃色的軍服,在戰場之上極為顯眼。
整整一個下午的激戰,雙方圍繞著這窟窿,打得是你死我活,誰都不敢退卻半步。小小的窟窿,彷彿一下成為一切生命的禁區。誰敢踏進一步,就是走進深淵。唯有最強大的戰士,才能從深淵中掙紮出來。
有好幾次,太平軍都已經沖過窟窿,悍不畏死地打進要塞之內,卻被惡來率領的山蠻戰士,一次又一次地逼退。
這樣一塊小小的陣地,一個下午的時間,竟然前後易主了五六次。
每一寸土地,都留下無數戰士的熱血。
城牆之上,留下斑駁的血跡。在晚霞的對映下,顯得更加的悽涼。
這是雙方開戰以來,最慘烈的一戰了。
山海城依靠山蠻戰士的頑強,終於還是守住了陣地。不僅如此,惡來還抓住一條大魚,他就是太平天國南路軍的副將李秀成。
作為太平天國後期的支柱之一,李秀成出身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尋食度日”,生活十分艱難。
參加太平軍後,李秀成作戰機智勇敢,很快從一名普通計程車兵晉升為青年將領。天京變亂後,他與陳玉成、李世賢等力撐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營等軍事上的勝利,並建立蘇福省、天浙省,中興了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為忠王,稱其“萬古忠義”。
天京陷落後,李秀成被俘遇害。
李秀成為人外柔內剛,因為出身貧苦,因此十分關心平民的疾苦,他甚至把“利人”看得比“名節”還重。
作為李秀成的對手,曾國藩等人,則稱李秀成狡猾如狐。
就是這樣一位名將,率部攻佔窟窿口時,因為沖的太靠前,衛士護衛不及,被惡來抓住機會,打成重傷,被看押了起來。
正是李秀成的被俘,將下午的激戰推向白熱化。
李秀成所部,眼見主將被俘,突然就像瘋了一般,悍不畏死地發起一波接一波的沖鋒,根本就不顧及自身的死活。
如此兇殘的一支部隊,就連強悍的山蠻戰士,都有些吃不消。如果不是惡來一夫當關,頂在隊伍的最前面,激勵士氣,還真有可能被太平軍沖進來。
就算如此,山蠻戰士也是損失慘重。
足足有五百名最精銳的山蠻,永遠地長眠於這個無名的城牆腳下;而戰死的太平軍,就更是數以千記。
前後折戟在窟窿口的太平軍,怕是不下四千人。
戰爭打到最後,僅僅是陣亡的屍體,就能將窟窿口給堵住。進攻的太平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清理”通道,才得以繼續發起進攻。
等到晚霞出現,李秀成部已是徹底的被打殘。
即便如此,這群漢子還要發起沖鋒。由此可見,李秀成在軍中的威望,而且必定是十分受將士們愛戴,才會讓他們瘋狂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