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得低了,也不行。
畢竟,如果沒有一定的誘惑力,如何讓士卒拿命去博?
倒是歐陽朔,想到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適當調低金錢的封賞,適當地輔以軍銜這樣的榮譽封賞。
其實,對營正以上的將領而言,實則榮譽的誘惑力,要遠高於金錢。沒看到,林逸被封為虎威將軍的時候,引起多少將領的眼紅嗎?
因此,要制定軍功制度,就必須將軍銜制度一起制定出來。
其間的種種,哪是一時半會兒定得下來的?
顯然,杜如晦放了一個煙霧彈。
杜如晦此舉,也是為了激勵前線將士計程車氣,其初衷是好的,歐陽朔也就沒有反對。只是督促軍務署,務必在戰役結束之前,將此項制度完善。
歐陽朔,斷不能失信於將士。
杜如晦得到訊息,愁眉苦臉,向君侯告饒。
可惜,君侯卻是無動於衷。
這叫什麼?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君侯已然下達諭令,整個軍務署也只能通宵達旦,一邊關注前線戰事,一邊加緊軍功制度的編制。
迫不得已,杜如晦還厚著臉皮,到陸軍講武堂借人。否則的話,他是真的忙不過來。好在,兵聖孫武好說話,給軍務署調來十幾位教員,臨時應急。
……
次日,盟軍南下的訊息,就傳到指揮部。
盟軍的南下,再次出乎白起的預料,比他預想的至少提前了一週。
還真是心急啊!
營帳之內,白起盯著肇慶郡地圖,凝神沉思。
地圖上,山海城駐軍的三個點,被用紅色標註出來。它們是位於西面,左路軍駐紮的腰古縣;中間的蒼城縣,以及位於東面,右路軍駐紮的更樓縣。
蒼城、腰古以及更樓三縣,互為犄角,腰古縣和更樓縣距離指揮部蒼城縣,都不到兩百公裡,急行軍的話,兩天就可到達。
三個紅點之上,就是天霜縣。
一條粗大的黑色的箭頭,自天霜縣,一直延伸到蒼城縣。
盟軍提前南下,讓白起必須做出一個選擇,是繼續堅守三縣,還是全軍集中到蒼城縣,共同禦敵。
整個上午,白起的眼睛,都沒有離開地圖。
……
下午,一道道軍令,透過驛站傳至各大師團。
顯然,白起已經有了決斷。
上將軍令,駐紮在蒼城縣的龍驤軍團第四師團、雷州郡警備師團,即刻拔營,前往腰古縣駐紮。
駐紮在腰古縣的龍驤軍團第二師團,交接防區後,即刻離開腰古縣,迂迴至更樓縣郊外,隱蔽起來,隨時待命。
如此一來,腰古縣和更樓縣的兵力都得到加強,唯獨作為指揮部的蒼城縣,僅僅留下連編制都不完整的天霜縣城衛師團。
難道說,這又是白起導演的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