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廉州郡的鐵礦場,只是治標。
歐陽朔接著頒布詔令,要求各郡即刻組織人馬,探明本郡鐵礦石以及其他礦場的儲存量,統一上報到戰備署。
好訊息是,瓊州郡和雷州郡,都探查到十幾個大型的鐵礦場。
歐陽朔當即下令,兩郡加大鐵礦石開採力度,除了本郡的消耗,要截留一半以上的鐵礦石,透過海路,運送到山海城。
為此,歐陽朔還特意囑咐造船廠,建造專門的運輸貨船。相比陸運,海運可就便捷太多,運輸成本也比較低廉,還在承受範圍之內。
由此一來,山海城鐵礦石緊缺的問題,才稍稍得到緩解。
即便如此,歐陽朔依然不敢大意。
可以預見,隨著領地的擴張,軍隊規模必將跟著擴大,對武器裝備的需求只會越來越高;相應的,對鐵礦石的消耗,也只會越來越大。
除此之外,就不得不提七號研究所。
七號研究所的專家隊伍,已經擴大到上百人。煉鋼廠建成之後,鋼材配件的研究,已經進入攻堅階段。
未來,製造火槍、火炮,甚至是建造鐵甲艦,都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必然。那樣的話,對鐵礦石的需求,可就大了去了,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
歐陽朔可不能保證,未來佔領的郡縣,都有豐富的鐵礦石儲備。因此,鐵礦石進口,就將成為一種必然。
等到後期,諸領地都意識到鐵礦石緊俏的問題時,那就太晚了。
山海城,必須先行一步。
歐陽朔當即指示財政署,每月給戰備署撥付一筆專項資金,用於在市場上收購鐵礦石。同時跟各大商會,簽訂鐵礦石採購協議。
自現在起,山海城就要開始囤積鐵礦石。
為此,歐陽朔下令,在山海城的東郊,建設數十個大型的鐵礦石儲存倉庫,用以儲存自市場或者商會採購來的鐵礦石。
採購鐵礦石,可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市場上,現在一單位的鐵礦石就要120銅幣,是糧食價格的六倍有餘。
大量採購的話,對領地財政的負擔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歐陽朔也要咬緊牙關,堅定不移地執行此項戰略。
除了進口,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對外掠奪。其他的地方且不說,南大洋上,可是有一個巨型的島嶼,名叫澳大利亞。
現實中,澳大利亞就是鐵礦石出口大國。
遊戲中,以蓋亞的嚴謹設定,必然也是如此。只要佔領澳大利亞,那整個領地,不管如何擴張,鐵礦石都可無憂。
可惜,現在的山海城,還是太弱小了,還不足以發動國戰。
要知道,遊戲地圖擴大十倍之後,整個澳大利亞,與其說是一座島嶼,不如說是一塊陸地來到恰當。
且不說,蓋亞對澳大利亞是如何設定的,歐陽朔也不知曉,最起碼,它不會是跟瓊州島一樣的蠻荒之島。
要想攻佔澳大利亞,想也知道,會有多困難。
中期的話,倒是可以考慮,跟澳大利亞展開鐵礦石貿易。最終的目標,當然是將整個澳大利亞,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