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歐陽朔也沒有怠慢。
誰知道?這些人中,有沒有一兩個真才實料之人。只要挖掘到一位,就算是賺了。些許酒菜,又算得了什麼?
即便一人都無,也能落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
正所謂,吃人嘴短。這些士子在山海城,好酒好菜伺候著,回去之後,怎麼得,也該為山海城美言幾句吧?
一人一句,就能讓山海城名聲大振了。
名聲這東西,別看摸不著,關鍵時刻,還真,其他領主收獲頗豐,獨獨山海城顆粒無收,可不就是名聲惹的禍?
據悉,帝塵在鹹陽城,可是挖到幾位大才,讓歐陽朔眼紅不已。就是山海盟中的其他成員,也都頗有斬獲。
想起攻城獅在聯盟頻道的炫耀,歐陽朔就恨得牙根癢癢。
不爭氣啊!
唯一讓歐陽朔感到欣慰的是,一些鹹陽城的儒生,還沒有絕對加入哪個領地,而是隨著孟子、荀子等人,來到山海城,參加爭鳴大會。
能不能扳回一局,就在此一搏了。
說起來,隨著各家大佬的入駐,就差老子和韓非子登場了。就連呂不韋、蘇秦、張儀等人,都已經趕到了山海城。
對此,歐陽朔確實有些意外。
歐陽朔特意讓廉州郡守魏冉,趕回山海城,陪著呂不韋等人。他也沒什麼野心,指望呂不韋能夠在山海城出仕。
說實話,就算呂不韋樂意,歐陽朔心中還有顧慮呢。
這人太聰明,歐陽朔不敢用啊。
倒是蘇秦和張儀這對同門師兄弟,歐陽朔有些興趣。
此前就說過,山海城還沒有外交人才。
以歐陽朔前世的經驗,外交人才是越到後面,才越能發揮作用。
荒野之中的領主大戰,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各自發展,互不幹擾。
第二階段,就是領地之間的互相吞併。
荒野現在就還處在第二階段,這一階段也是最久的。
第三階段,就是相持階段。
吞併之後,一個區,誕生數位霸主,互相制衡,難以一統。就像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
到了那個時候,就是外交官登場的時候。
除此之外,越到後期,領主越要面對土著的威脅。
以中國區為例,在周邊可是會陸續加入吐蕃、西夏、蒙古以及女真等勢力,這些大勢力可也是領主的大敵。
甚至可以說,是比其他領主還要強大的敵人。
攘外還是安內?
如何抉擇,就因人而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