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朔檢視【農家聖地】的屬性。
【農家聖地】:領地農産品産量提升25,領地農作物抗災能力提升20,領地農具研發水平提升15,領地農業技術研發水平提升20。
不愧是農家,提升的都是領地農業屬性。經過【農家聖地】的加持,山海領的農業又要領先其他領地一大截。
農家的入駐,距離完成【重現百家爭鳴】,只有一步之遙。
【任務要求】:重現當年稷下學宮學派薈萃的盛況,至少舉辦一次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爭鳴大辯論;九流十家中,至少要有三家入駐領地。
爭鳴大會,正是響應任務要求的第一條。第二條要求中,法家和農家已經進駐,只要再拉攏一家,就算完成任務。
歐陽朔簡單地分析了一下,剩下的儒家、道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以及小說家。
先說排行最末的小說家。
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春秋戰國,乃至秦漢時期,小說家中都少有巨擘。直到明清時期,小說家才大放異彩,曹雪芹、施耐庵、羅貫中以及吳承恩等小說大家,紛紛湧現。
因此,小說家可以最先排除,暫不考慮。
估計此次爭鳴大會,小說家也無人來參會。
再說儒、道、墨三家,這三家可都是大家大派,要想獲得他們的認可,那是千難萬難。儒家不用說,它的野心是影響所有的玩家領地,很難在某一個領地入駐,最多也就是在某一地講學,不會定居,更不會出仕。
出仕的,只能是儒生,而不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講究無為而治,在荒野這樣的大環境中,很難獲得認可。
因此,老莊等人才會選擇隱世不出。
再說墨家,墨家跟儒家類似,也有野心。不同的是,儒家有底氣去完成他們的野心,而墨家,只能再暗地裡偷偷地發展。
如果要出世,選擇一個領地入駐,對墨家而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就是不知道,現在的山海城,能不能入墨子的法眼。
接著就是名家、陰陽家以及縱橫家,這三家的門徒對領地而言,各有專長,用得好,倒也有一展抱負之地。
不得不提的是,名家和縱橫家的不同。
跟名家一樣,縱橫家同樣培養辯才。不同的,名家之邊,在於邏輯之辯;而縱橫家之辯論,在於政治之辯論。
因此,縱橫家的門徒能夠當外交官,而名家的門徒卻不受待見。
陰陽家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繼而延伸到“五德終始說”。
“五德”指五行的屬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陰陽家的說法,宇宙萬物與五行對應,各具其德,而天道的執行,人世的變遷,王朝的更替等,則是“五德轉移”的結果。
在鉅鹿之戰以前,歐陽朔是不會相信什麼五德之說的。
但是在鉅鹿戰場,歐陽朔親自抽調劉邦的赤龍之魂,五德之說,就不得不信。顯然,蓋亞在氣運之中,引用了五德的概念。
歐陽朔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在三級郡城的基礎建築中,有一個建築叫做【觀星臺】,倒是適合陰陽家門徒掌管。
赫赫有名的欽天監,就是負責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歷法。
最後一家就是雜家,其代表人物是呂不韋。
嚴格說來,“雜家”並不是一門有意識、有傳承的學派,所以呂不韋也並不自命為“雜家”的流派。
自從《漢書·藝文志》第一次把“呂氏春秋”歸入“雜家”之後,這個學派才正式被定名。
秦始皇入主鹹陽,呂不韋是肯定不會呆在鹹陽的了。就是不知道,這位傳奇人物,會不會現身山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