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樣嗎?那真是非常抱歉,偶爾也會有這種情況出現……”老闆鞠躬道歉,轉身指著貨架上一個綠色盆栽。“這次正好進了一批中國品種的綠植,其中有一款翠雲草,是一種蕨類植物,非常適合陰暗潮溼的環境,價格不高,不妨試試看!”
林決明一聽說是“中國品種”,頓時來了興趣。
兩人順著老闆所指,走上前近距離觀看。
嗯……葉子小小的,有點雜亂,非常普通的一種綠植,沒什麼特色。
看到“翠雲草”這個標牌,總感覺在哪裡聽過,只是一時想不起來了。
林決明立即拿出手機搜尋了一下關鍵詞。
找到了……
【翠雲草株態奇特,羽葉似雲紋,四季翠綠,並有藍綠色熒光,清雅秀麗,屬小型觀葉植物,盆栽適合案頭、窗臺等處陳設。】
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綱目拾遺》謂:“其草獨莖成瓣,細葉攢簇,葉上有翠斑。”】
很多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卻鮮少有人知道《本草綱目拾遺》這本書,更不要提該書作者【趙學敏】。
趙學敏是清朝本草學家,他寫的《本草綱目拾遺》是對《本草綱目》的補充,其中有好幾百種草藥是《本草綱目》沒有收錄的。
這本書有著獨特的價值,迄今還有不少人在研究,書中不少冷門中藥被開發成現代藥物,像是經常用來點痣去疣的鴉膽子液,最初鴉膽子的功效就是來自於這本書。
林決明在大學時代看過一次。
書裡接近一千種藥材,他當然不可能全記住,只對一些功效獨特或者名字奇葩的藥材有印象。
其中就有“翠羽草”,別名之一就叫“翠雲草”。
為什麼會記得這個藥材呢?因為在介紹它的時候,作者附加了一個用藥的小故事。
幾百種藥材中,附帶小故事的寥寥無幾,所以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個翠雲草,是一種清熱瀉火的草藥,曾經有人說外用可以治療蛇纏瘡,作者親測給人治病,確實有效。
蛇纏瘡,也就是現代的“帶狀皰疹”。
民間傳說,蛇纏瘡繞腰一圈就會死人,確實記載過這種個例,但畢竟是少數。
林決明在國內都沒見過翠雲草,沒想到會在千里之外的東京看到。
不是說翠雲草多麼罕有,而是一般的中醫院和中醫門診,根本不會用到這種冷門草藥,自然也就沒機會接觸。大概只有山裡的草頭醫生現在還會使用。
要不是在花房裡看到翠雲草,他都不知道這種冷門草藥,居然漂洋過海,搖身一變成為了室內觀賞性植物,不僅有專人種植培養,還拿來擺在店裡出售。
這不,之前杜建木的學姐曹瑾玲,就是來找自己看帶狀皰疹。
按照常規的治療方法,至少也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好。
但是,用翠雲草的話,說不定會有奇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治癒。
還沒等我妻菊苣開口,林決明就對老闆說道:“我買了,我要兩盆!”
“林君,你喜歡這種綠植嗎?”
“喜歡談不上,我是準備拿回去當藥材的。”
“這種植物也是一種草藥嘛?”
“可以說,所有的植物都有獨特的藥用的價值,只是等待著被人發現而已。”
老闆說道:“這位先生,請問怎麼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