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猶在夢中 應青煬對服飾類的東……
應青煬對服飾類的東西沒什麼研究,但那件白色的所謂江南服飾的確深得他心,勾得他沒怎麼仔細思索,稀裡糊塗地就付了錢。
轉身回去的那一瞬間他還是很有骨氣的,繃著臉準備和店家講價。
沒想到那小姑娘巧舌如簧,一通什麼“穿上這衣服肯定有江南才子風範”“若是送給親朋對方肯定喜歡”“畢竟是年節時的禮物總不能太寒酸”之類的推銷話術,把應青煬唬得一愣一愣的。
那“江南”二字就像是什麼迷魂湯,一直到出了門之後,應青煬還沒反應過來,覺得自己撿了大便宜。
他站在成衣鋪門口,手裡捧著店家特地包裝起來的禮盒,心裡一半是雀躍,一半是心虛。
別看他平常也經常買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兒,但一次花費這麼多銀錢也是頭一次。
果然姜太傅才是最瞭解他本性的那一個,天生做不到守財的人的確不應該管錢。
應青煬把自己癟了的荷包收起來,用一塊不起眼的麻布將禮盒包了起來,這才動身準備去尋採買物資的風叔。
他還沒走幾步就被人叫住了。
“小郎君!留步!留步!”聲音由遠及近,似乎有人正腳極快地從身後趕來,應青煬極其敏銳地向側方邁了一步,堪堪躲過一隻即將放到肩上的手。
少年人眼裡一絲警惕一閃而過,轉頭看見來人時,又迅速消退而後被遮掩到最深處。
這是個穿著一身瓊州特有服飾的中年人,戴著一個風毛很厚的帽子,身上掛著各種各樣的細小裝飾,與其說是在裝飾自己,更像是在拿自己當一個商品架子。
這是商貿集鎮上,一些行商的慣用伎倆。
他們走南闖北,沒辦法隨時隨地組裝商品架子,更不可能有自己的鋪面,於是習慣於把自己的賣點更直觀地展現給過路人。
這人堆滿諂媚笑意的臉上,隨處可見獨屬於商人的精明,看著應青煬的眼神彷彿在看什麼肥羊。
兩人的確已經是老相識了。
“程先生,年節底下也出來討營生?”應青煬疑惑地詢問出聲。
這位姓程的商人連連點頭,從懷裡摸出一個小布包。
“也是湊巧,我本來已經準備回鄉,走之前剛好遇上小郎君。”程商人神神秘秘道:“我這邊有個新鮮貨,保真,小郎君有沒有興趣?”
應青煬低頭撇了一眼,那布包遮得嚴嚴實實,看不出裡面到底裝著什麼東西,這也是行商的慣用伎倆,或者說,對應青煬這種好奇心旺盛的人的慣用伎倆。
兩人往來次數極多,應青煬知道裡面是些什麼東西,大概又是什麼討人喜歡的新鮮玩意兒,從大梁各地搜羅來的,這姓程的都有,也不知道對方到底哪裡來的門路。
程商人繼續加碼:“這據說是太上皇遊歷蜀中時在一個餛燉攤上提的字,老闆妻子重病,才把這東西轉賣給我,只要一百文!立刻就可以帶走!這麼好的機會不要錯過啊。”
應青煬的視線不由自主地跟了過去,隨後他強制自己抱緊手裡的包裹,連連擺手,“不必,最近手頭有點緊。”
應青煬不想和這人過多糾纏,他也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沒什麼定力,只能用最笨的方法捍衛自己的荷包。
——三十六計走為上!
他腳底抹油似的,幾秒功夫就竄出去老遠。
程商人走南闖北,腿腳也不是蓋的,立馬跟上,“等下等下,小郎君畢竟是我的大客戶,這樣,給你省個一半,爽快吧?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小郎君真的不好好考慮一下嗎?”
兩人在集鎮街上一前一後地追逐。
也不知道是年根底下有多缺錢,又有多不想放過應青煬這個冤大頭,程商人和個狗皮膏藥似的,追著應青煬跑了一路。
“你……真的,應該考慮一下……這要是年後有人需要……我可不會幫你留著……”
“那你就……賣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