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一旦進了魚簍就不願意再離開,所以逮魚效率才如此之高。至於什麼原因,我始終不得其解,也懶得去研究這些。
魚是多了,我又發現一個效率問題。按說這些機器人工作起來還是蠻快的,手速一個頂十個,甚至更多。
我看著他們忙碌同樣也心疼。過度的勞作會加快零部件的磨損,這些機器人維修起來費用更高昂,我領教過的。
以前早上3點,如風和如雪就開始撈魚揀魚了,現在有了如雨如霜和如冰,不必再那麼早開始勞動,4:00撈魚都不晚,耽誤不了早上批發。
看到它們忙碌的情形,我覺得有必要進行改革。就如同生產魚罐頭一樣,將撈魚揀魚的操作,變換成自動流水線,效率豈不更高?
跟如風一提這事,它非常感興趣。
“主人,關於自動生產線事宜,科技公司是目前做的最好的,既然主人想上,我就可以提供方案。”
如風的儲存器裡有多少技術我無從知曉,我相信,這並非太過高深的技術它肯定曉得。
“叮咚!”
手機傳來提示音,我收到一份清單,詳細列出了裝置名稱。
東西並不複雜,不鏽鋼板,角鐵,鋼管,電機,電線,傳送皮帶,軸承,託輥,攝像頭,掃描器,感測器,電焊條,線路板,處理器,等等。
我大致溜了一眼,這些在黃土縣都能買到。
說幹就幹!
用了一上午的時間,我就把料買齊了,交給如風,如風便忙活起來。
製造機械裝置我被如風感染了,也產生了興趣。在檢視了股票資訊之後,我就守著它,看它如何製作。
不鏽鋼料倉焊成了,豎立在了小島上,接著一個有坡度的架子,架子長十五六米,通到岸邊。
架子上安託輥,鋪上傳送皮帶,安上電機。隨後如風在皮帶兩邊,又焊了擋板,每隔一米擋板上開長方孔,孔處有活動擋板,由機械臂控制,孔外側設有溜槽,下面接魚槽。
安裝上線路板,處理器,攝像頭,掃描器,如風說完成了。
這速度著實太快了,試一試效果如何?
如霜拎來魚簍,將魚倒進倉裡,電機帶動皮帶旋轉起來。在料倉口,設有自動擋板,可將魚控制一條一條送出。
無論那魚是動是靜都沒關係,透過掃描器將訊號傳至後面的延時開關,魚隨著皮帶前進,到了相應的孔被自動擋板撥進溜槽,落入下面的魚槽中。
鯉魚,桂魚,草魚,青魚,黃鱔等等,分別落入不同的魚槽裡,很快便將各種魚類分揀出來。
至於半尺以下的小魚,都被自動放過,順著皮帶繼續向前,直到最後落入水中,系統將它們自動過濾掉,放生了。
這樣一來,除了魚簍需要機器人現場撈起,魚槽裝滿及時更換外,整個揀魚過程就自動完成了,不需要再一條一條的分揀,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成功了!”
小島上一片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