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我專門組織了一次實地考察。
站在小島上,望著平靜無波的水面,根本看不出任何變化。水依舊清澈,魚兒照樣游來游去,表面上發現不了任何原因。
我跳進水裡,看看裡面到底跟以前有什麼不同之處,無奈,我沒有發現任何異樣。
如風自告奮勇要下去看看,我擔心它會進水,損害內部零件,不想讓它涉險。
“主人,我是防水型的,這一點請相信科技公司的技術。”
既然它有如此把握,就下水一試。
如風的本事確實非同小可,潛水也是一項獨特技能,它可以不受水壓限制潛到水底,因為不需要呼吸,可以在水裡長時間行走,十分鐘之後才露出水面。
“主人,調查出原因來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大量捕魚,沿岸的魚少了,做魚罐頭,大魚小魚一起撈,時間一久,魚自然就少了。
那些大魚是要吃小魚的,沿岸沒有了小魚,就不能吸引大魚過來了,大魚也就少了。
如風還告訴我一個現象,遠離沿岸的地方魚群並不少,水底佈滿水草,小魚遊弋其中,大魚更喜歡那裡。而沿岸水草沒那麼多,這也是小魚不喜歡這裡的主要原因。
原因查清了,對症下藥就是。可怎麼在水裡種植水草,我卻無從下手,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讓如風給出個主意。
“這些水草都是天然形成的,人工種植比較困難。一個是草籽兒如何種?另一個就是,即便能夠種上水草長出來,剛出來的水草比較嫩,小魚們愛吃,水草短時間內長不大。也許這個方法可行,但需要較長的週期,效率不高。”
如雨正在餵豬,將青飼料傾倒豬圈內,如雪見了,忽然說道:
“主人,把青飼料放進水裡試試,或許那些小魚也愛吃這個。”
現在青飼料產能過剩,養牛場養羊場根本消耗不了這些,倉庫裡堆著不少呢,我正打算拓寬銷售渠道,如雪的話點醒了我。
“試試就試試!”
幾個機器人取了水槽子,裝上尚未壓成塊的碎玉米秸稈兒,抬到水邊兒,灑向水面。
很快吸引來了許多小魚,爭相搶食,那些飄在水面上的碎秸稈瞬間便消失在水裡,都被魚兒扯下去了。
“繼續投料!”
見魚兒吃青飼料,我興奮起來。
一槽接一槽青飼料投進水裡,魚群游過來了,站在小島上就能清楚看到。近岸的魚多了,不僅我高興,幾個機器人也興奮,竟然手拉手跳起了圓圈舞。
青飼料餵魚有了明顯的效果。
我告訴它們,投放飼料要有節制,一次不可投的太多,多了魚吃不完,飼料會腐爛,影響水質,同時也會影響魚的健康。每次投放必須等吃完上一次的飼料。這事由如雪負責監督。
如雪像得了軍令一樣,“保證認真執行!”
第二天如風就告訴我,魚簍滿了,比以前的量還多,證實了青飼料投放的效果。
如風幾個還採取了一項行動,令我刮目相看,這些機器人的智力確實非同一般。
將少量青飼料放進魚簍裡,再沉到水裡。青飼料的比重跟水差不多,飄到水面上的只是一部分,至少還有一些留在魚簍裡,竹片之間的縫隙也能留存些。飼料吸引來小魚,小魚引來大魚,魚簍很快就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