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雪解釋。
島上有公雞有母雞自然就會孵出小雞,它也解釋不清。按照常規,雞蛋孵化成小雞需要21天,在這裡,兩天小雞就孵出來了。
聞言,我讓它將收集起來的雞蛋重新挑揀一遍,把那些表面看起來特別光滑的放回地裡,由母雞自然孵化。
一點如雪就明白了。果不其然,兩天之後小島上又出現了一群小雞。
這些雞蛋我自己是吃不完的,決定放到批發站去買。
為此,我專門定做了一批蛋託。平常的蛋託根本就無法使用,放不下這麼大的雞蛋。
雞蛋品種奇特,價格自然要高些。在批發站一投放,人們就像看到了怪物,起初沒人敢買。終究有膽子大的,買了幾個,一吃,上癮了,便接二連三地來買。人們有好奇心,從眾心,你吃我就吃,你買我就買,一傳十十傳百,雞蛋脫銷了。
在我考慮具體每天要供應多少雞蛋時,發現一個怪異的現象。那些母雞一天可不是隻下一個蛋,我讓如雪注意觀察,每隻母雞基本上會下10個左右,最少的有七八個。這也正是為什麼幾天的時間它就收集到了數千枚。
小島上的小雞數量在增加,不需要再單獨購買,它們長得又快,只需過段時間,雞蛋的供應量就能上去,完全可以滿足批發站的供應。
我放到小島上的那半袋小米早吃光了,如雪也沒有跟我要過。我問它,這段時間小雞都吃些什麼?
對於大雞,除了自己在小島上可以覓食之外,還可以喂些小麥和玉米。白雪告訴我,它和如風將那些拉秧的蔬菜搗爛後喂小雞,它們非常愛吃。大雞也跟著吃,那些不成形的蔬菜有了用武之地。小雞因此長得更快。
這倒是一個廢物利用的好點子。
想到這,我看到了那些乾枯的菜秧子,已經碼了好幾垛了。少的時候沒考慮處理的問題,現在越攢越多成了垃圾。
如風給我提了個建議,可以將其粉碎賣給飼料廠,或者是養殖場。
我讓他用玉米收割機粉碎了一部分,到養牛場試試看。
養牛場的場主一聽說是瓜秧子,直波愣腦袋瓜子。
“我那牛不吃這個!”
在我的堅持下,讓他試試看。他好像極不情願。當把粉碎的菜秧子仍給那些牛之後,就跟當時試喂玉米秸稈青飼料時的場景一樣,一下子就搶光了。
場主十分驚訝!
“以前我也餵過菜秧子,牛幾乎是連聞都不聞,更別說吃了。今兒個是怎麼回事兒?”
不管他怎麼納悶,最終答應要這些飼料。
有銷路咱就好說。進入空間,我讓如風如雪將那些菜秧子全部磨成粉,一股腦地送到了養牛場。
這也算是廢物利用的一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