虯曲盤錯的巨大鹿角,對稱獸體和穩重的方形底座構成了一個神秘的氛圍。
鎮墓獸其實非常神秘,雖然出土甚多,但目前學界對於鎮墓獸的還有眾多不解之處。
不僅起源眾說紛紜,關於楚墓中的鎮墓獸究竟有何意義,也還沒有統一,不過一般來說學界有三種看法。
其一,楚墓鎮墓獸是山神的造像,有鎮壓邪崇、驅除妖鬼的功用。
關於這一點,代表的學者是日本的研究者水野清一,我國也有些學者贊同,不過並非是主流的看法。
其二,楚墓鎮墓獸是一種變形龍,是亡者靈魂的看護者,負責“引魂昇天”,或“導魂入陰”。
其三,楚墓鎮墓獸是地神土伯的造像,其意在撫慰地神不要侵食死者的靈魂。
關於這第三點,實在是很有說法,楚墓方面研究專家陳躍均就解釋過什麼是“地伯”,
《楚辭·招魂》記載:“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 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
敦脄血拇,逐人伂駓駓些。 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歸來”
朱熹有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土伯,后土之侯伯也。”
什麼意思呢?土伯,就是幽冥的君王,其形象就是虎首銳角的野獸,
在地府中追逐著各種邪崇吞噬,這一形象,和眾多楚墓所出土的鎮墓獸非常相似。
總的來說,楚墓的鎮墓獸具有驅妖辟邪、保護死者的作用,
是楚人企圖使用鎮墓獸的力量來驅逐陰間的魑魅魍魎的意識體現。
這些都是官方給出的鎮墓獸的科學解讀,
而在民間,
這個東西有著一些更為廣泛神奇的故事,
更加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
距老一輩倒斗的人說,
古墓中有三種不祥之物,不要說考古專家,連他們這種職業倒斗的盜墓賊都避之不及,
自古以來,賊不走空,尤其是盜墓賊這個行業,廢了很大的力氣進入到了古墓之中,
斷然不可能空手而歸,就算古墓已經被前一個盜墓賊搬空,他們也會想法設法的帶回一點什麼,
但是有三樣東西,盜墓賊卻萬萬不會去動。
這裡也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第一是墓枕,去過博物館的人應該知道,墓枕很少在博物館中展出,
而且也很少有盜墓賊願意去拿這個墓枕,因為在古代的迷信傳說中,墓枕是墓主死後靈魂安眠的地方。
如果盜墓賊拿走了墓枕,就打擾了死者安睡的靈魂,會被死者的怨念纏著不放,因為詛咒而死。
盜墓本就是個與死者打交道的行業,所以盜墓賊都比較迷信,對於這種事情,盜墓賊則是能避就避。
第二個就是沁血玉。
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死者死後,會在他的喉嚨中放一塊玉石,來防止死者的身體腐爛,
久而久之,這塊玉石就會吸收死者的血液,變成血紅色。
上世紀的時候,還有不少的人喜歡收集這些沁血玉,
但是隨著幾件怪事的發生,就沒人再敢打這個東西的主意了,沒了市場,
而且又有危險,盜墓賊自然不會再去鋌而走險。
而這第三個,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鎮墓獸了。
鎮墓獸一般都會安放在墓室的門口,材質都是石頭或者是青銅,
鎮墓獸有著辟邪,護佑死者的靈魂能夠安寧的作用,而且背後還有巫術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