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朝宗把手中的藤鞭扔在地上,接過管家阿福送過來的一碗茶坐在雕花檀木椅上揭開蓋子吹了吹上面的茶末喝了起來。
厲海鯤抿抿乾枯的嘴唇,嗓子十分的乾渴,可是看了眼地上的藤鞭打了個寒顫,硬撐起身體跪在厲朝宗面前。
”叔父,從您與侄兒.......不不,從您細心教導侄兒以來。”
厲海鯤說到一半感受到厲朝宗冷冽的目光急忙改口。
“從您細心教導侄兒以來,嬸嬸好像就已經沒有與您同房過,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城外寺院內,即使在家也是各種理由推脫,侄兒擔心嬸嬸可能....紅杏出牆。”
“混賬東西,玉淑是你能揣測的嗎?給我滾出去。”
“是。”
厲海鯤從地上爬起,踉踉蹌蹌的跑開,出門前眼中出現幾分陰翳。
厲朝宗啊,厲朝宗,我反正已經把事情都告訴你了,不管你現在信不信,這根刺反正已經埋下去了。
厲海鯤轉角離開,厲朝宗拿著一根三寸長的銀針挑著油燈的燈捻,沉沉道:“把這些東西收拾一下放回原處,你順便去城外的寺院看看。“
”是老爺。“
管家阿福應下,消失在夜色之中,厲海鯤神情疲憊的昏睡過去。
蕭玉淑此刻正在後院的廂房內縫著荷包。朦朧的燈光照出模糊額身影,燈燭地燈油落下不小心濺在蕭玉淑的身上,換來的只是一聲嘆息。
..........
次日,厲雨涵在家被蕭玉淑罰抄經書不能出門,厲雨涵嘟著嘴蹲在書桌前,換回了女兒裝扮。
“玉姨,你能不能不要這麼嚴厲,我知道錯了還不行嗎?”
蕭玉淑拿著一本詩經正在細細研究,這個世界自古至大燕,並沒有同華夏一般璀璨的文化,從秦皇之後開始一路發飆,歷史的大致發展脈絡與華夏相似但是每個朝代發生的事情變得是面目全非。
左凌天初來時,都忍不住一聲臥槽。
所以留下得文學著作並不多,在這個時代又沒有什麼別的可供消遣的玩意,富家小姐們基本上都是一本詩經看一年,然後再換另一本。
偶爾開個詩會,冒出一兩首佳作,亦足夠她們談論好久。
蕭玉淑作為出閣的小姐完全可以找幾人一起打打麻將,聊聊家常,可是她那嫻淑的性子,讓她天生喜歡安靜。
此刻,蕭玉淑好不容易靜下心來想要欣賞一番詩經又被吵鬧的厲雨涵搞得有些心煩。
“你還知道錯了,當街駕馬是大大罪你知道嗎?還有你知道你給你爹惹出多大的麻煩,二百五十萬兩銀子,就是把你賣了也湊不齊這些。”
訓斥一番重新,拿起詩經不理會嘟著嘴生悶氣的厲雨涵。
厲雨涵原是厲朝宗上任妻子所生,所以只管蕭玉淑叫玉姨,因為鹽商是世襲的所有厲雨涵從小被當成男孩來養,在外也稱公子。
所以厲雨涵十分淘氣,整個厲府中也只有蕭玉淑能管的住她。
現在,厲雨涵想出去,可是蕭玉淑就坐在跟前想跑出去玩,根本不可能,鬱悶的把手中的紙揉成一團,瞥見蕭玉淑嚴厲的目光,又悻悻的鋪開繼續抄寫。
蕭玉淑看著活潑好動的厲雨涵,想起了曾經那個未出閣的自己,也是如此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