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現有坊廂戶七千多戶,船居戶六百多戶,匠戶八百多戶,裡甲戶三萬多戶,還有七個衛所大概四萬多人,每個兵丁又有家人,合計四十至五十萬人。
壯丁每日消耗一到兩斤,若真是缺糧,按照每戶每日消耗四斤米糧算來,四十多萬人至少需要每日七千多石。
若是水災持續一月以上,再加上很多人家需要存糧與留種,還有後續外地糧食運進來,則還需一月以上。
按六十日計算,則需要四十萬石糧食,當然這是最低消耗。
若是再算上各大府中的消耗,還有外地逃難而來的人員的話,則至少需要八十萬石採購消耗。
若是再備上幾個月消耗的話,則需要的更多,可能要一百萬石以上。
但是金陵各種關係錯綜複雜,各大糧商很多,我們最多吃下兩層左右,也就是二十萬石。”
說完這些,狠狠的喝下一大杯茶水,待喉嚨溼潤之後,方看向在場眾人的反應,眾人皆是暗自點頭。
掃視一圈後,又說道:
“按照現在的糧價來說,一兩銀子可以採買一石多米糧。
若是大量採買的話,很快一兩銀子只能採買一石米糧。
我們至少需要十五萬兩白銀。
若按大嫂與珠哥兒和瓊哥兒方才所說,一家備齊五萬兩白銀就差不離了。”
聽到這裡,眾人皆是長呼一口氣,包括賈瓊也是,聽到專業的人來分析,就是不一樣。
薛姨媽又是笑了笑,隨即對著賈珠道:
“珠兒,既如此。
我再借與你三萬兩,加上你的兩萬兩合計五萬兩白銀。
我再單獨拿出五萬兩參上一份,請二叔幫忙運作。”
賈瓊聽到幾人說完後,想了想,看向薛巖,說道:
“薛家二叔,侄兒想請教幾個問題:
這米糧從哪裡採買?可否在七日內採買完畢?金陵這邊的常平倉有多少糧食?知府是否會啟用常平倉平抑糧價?
這件事我們是要為兩家賺取銀錢的同時,還要贏取名聲,更不能壞了名聲。
此事是否會讓府衙與留守的南京六部反感。”
聽到這裡,幾人皆是一愣,前面幾個問題有那麼大的區別嗎?
唯有長期浸淫商賈之道的薛巖,有些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問道:
“敢問瓊哥兒,是不是有些其他什麼訊息,未曾說明。
而正是此訊息使得我們必須在七日內採買完畢,且限定了從買糧。”
賈瓊聽到薛巖此話,隨即點了點頭說道:
“也不算是訊息,只是我的一些猜測,近來金陵城內各地客商皆是很多,唯獨沒有多少湖廣的商人。
聽說不光陸運,連大江上也很少有湖廣的船隻過來。
加上今年春日比往年要寒上幾許,我懷疑湖廣可能有春大雪,道路難行,甚至春苗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不過我們可能來不及核實了。”
聽到這裡,薛巖算是明白了,若真是如此,確實必須在七日內採買完成。
不然其他人家皆是能得知訊息,糧價就得上漲了。說不定報信之人已然在路上了。
想了想說道:
“其實金陵之米糧存糧,足夠整個金陵之人食用半年了,只是若真有天災,外地糧食進不來,必然是要漲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