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珠兒。瓊兒,後面你來答。”
聞言賈瓊亦是上前一步,向李守忠躬身行禮,又出口道:
“聖人以此教子路,不懂智謀之人,如人路遇老虎,明知不敵老虎,卻仍要赤手上陣;
明知自己不識水性,卻仍要涉水過河一樣,這種行為是無知的魯莽,會白白犧牲自己的性命,無異於自取滅亡。
此乃有勇無謀之人,雖四肢發達,但頭腦簡單,根本不值一提。
遂聖人於子路說,“吾不與也”,意思為堅決不與有勇無謀之人合作。”
聽著小徒弟的解釋,李守忠心中終歸有些欣慰,至少其面上終歸沒有露出不悅之色,於尊師重道而言,其做的還算不錯。
想了想又問道:“然結果呢?”
賈瓊默然了片刻,他知道李守忠是什麼意思了。
之前行事時,他也有這種擔心,但是形勢逼人啊。
心中不禁想到,老師你不是我,又如何知道我之難處啊。
不過也未多言,繼續開口說道:
“子路未聽其師之言,仍保持著剛勇之性,以至於因此而送命。
其為了阻止衛國政變,而找蒯聵說理,而蒯聵卻命人攻擊子路,子路帽子被打落,仍堅持“君子死,而冠不免”,在系帽纓時被殺。”
賈瓊愣了一下又說道:
“其若機敏靈活,或可避免一死。
勇敢固沒有錯,但不能一味剛勇,應行之以勇,施之以謀。
方可自保,亦可任事。”
李守忠看了眼面上有些不忿的賈瓊,說道:
“你尚年輕,不知人間險惡,如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日後少不得吃些苦頭。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你可明白。”
賈瓊看著諄諄教導的李守忠,有些摸不清頭腦,其話語中的意思說自己無父兄依靠,更無家族支撐。
然恩師與賈家相熟,賈珠又是其女婿。
自己現在依靠的也是賈家,承賈珠之情,日後必定要回報賈珠,他有些不明白老師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看著一臉迷茫的賈瓊,李守忠也只能嘆道:
“無知幼子,畢竟還有些年少。
算了,你們三個師兄弟一起攻讀,互相討論,為師先去歇息了。
午後有不會之處再詢我。”
說罷,李守忠也不再理會三人,徑直離開了書房。
ps:我感覺這章教育意義很重要,但是我估計很多人看不懂,也看不下去,日後這類的教育文就不寫了。作者純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