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根本不是兩公里之外,距離只有七八百米左右。
在水域之中,那時不時出現的小塊陸地,即使之前是鬆軟的,但或許是因為溫度的下降,已經變成了堅硬的土地。
更重要的是,地行看到了一道又一道,從岸邊出發,連線著一塊塊水中陸地的冰橋。
儘管,這些冰橋並不夠堅硬,也不夠厚實,但是,只承擔幾具骨頭架子的話,是完全足夠的。
讓反鴉沿著冰橋尋找,它幾乎是接到地行命令的那一刻,就找到了目標,或者說,它早已經找到了目標,只是地行沒辦法從擴充套件核心發現——
製造出這一道道冰橋的,是一隻看上去像是四足趴地,頭骨相對狹長,有著偏向三角形頭骨的骷髏。
但是,相對來說,除了頭骨和尾骨之外,它的其他骨骼結構,地行覺得更像是貓科動物的骨骼。
它的能量波動來源,和其他的骷髏一樣,是從骨骼內部散發出來的。
只不過,地行能夠感覺到,它的骨骼內,這種死亡能量和其他的骷髏,略有區別——
僵硬。
它體內的能量波動,帶著一種“沉寂”感。
如果說生命力、血能的波動,給地行的感覺是“活躍、連線、維持動態、修復連線”之類的詞語,那麼死亡能量給地行的感覺,就是“固化、連線、減少變動、扼制”這些關鍵詞。
而在這隻骷髏的身上,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
尤其是“固化”。
地行感覺它身上的能量散發出來的波動都少得有些異常。
甚至,看著它腳爪下那些凝結成冰塊的冰面,地行都覺得它們會凝結成冰塊和溫度無關,不是因為熱傳導之類的現象而凝結成冰,而是水被那隻亡靈骷髏的能量強行拘束而形成了冰晶,結成冰塊。
不過,相對於這些,地行的注意力,集中在它那不斷抬起又落下,踩出一塊塊冰面的骨頭腳爪上。
按理說,爪子的動力主要來源於爪部的屈肌和伸肌,攻擊時的攻擊力,主要來自於屈肌,也就是用來使指爪彎曲用的肌肉。
像鐮刀龍,儘管第一指骨,爪尖特化強化,但第二第三指骨退化,爪部的屈肌也很弱,這就是鐮刀龍手臂力量很強但是爪子力量卻被認為很弱的原因。
鐮刀龍要用爪子攻擊,爪子用來砸——就像人類抓著劍進行砍擊的可能性,比用來抓撓的可能性更大。
那麼,只要解決了屈肌的問題,讓屈肌變得發達,爪子的攻擊力應該也會上升。
然而,太長的爪子,本身就會阻礙攻擊動作。
說真的,如果是在現實環境,地行覺得鐮爪龍的爪子適合發展翼手,而不適合用於攻擊強化,但是,之前,他嘗試過。
在血能的強化下,血能甚至可以強化甚至取代屈肌的作用,讓爪子具備強大的力量。
“能量”......
在這些會跑,會動的骨頭架子身上,死亡能量是不是取代了屈肌和伸肌的作用?
不然,它們的攻擊,純靠骨頭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