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食物很難找,但地行還是靠著波動感官,很快在地穴內找到了幾隻小動物撕咬下肚,在那股奇異波動的轉化中,逐漸化為補充自身血量和能量的腹中物。
雖然他也有過把之前那隻精靈吃掉的打算,但是,狗頭人還好,精靈實在太像人了,自己還沒做好準備。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大概是他擔心自己在那裡一口口吃肉,萬一有其他精靈竄出來,把自己射成箭垛,那就慘了。
當然,之後造出來的守衛和核心守衛去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持續捕獵的行動過了一個小時,地行才終於補充了一點能量。
但是,問題又來了。
核心研究這個過程,需要進行對應素材體型等級的回合數。
1米以下體型的素材,只需要花費一個回合。
1米以上2米以下,就是兩個回合。
他轉化成素材的這隻精靈,估摸著也就一米七一米八的體型,那也是兩個回合。
也就是說......
他需要花兩天的時間來完成核心研究。
但是,現在的他,能不能夠找到一個足夠安全的地方?
所以......
思索了片刻,他還是決定先孵化幾隻守衛再說。
地行的視線,在圖鑑和素材庫裡來回掃視了一下,然後,點開了【製造守衛】的欄目
隨後,【製造守衛】下,彈出了幾個子欄目。
【孵化】,有三種選擇。
地行的目光,落在了【製造守衛】下三個子欄目選項上——
【完全克隆】【趨同孵化】【模板孵化】
第一個,【完全克隆】,就是字面意思,按照所選素材製造出一個同種,素材是霸王龍化石,就會孵化出霸王龍。
第二個,【趨同孵化】,意思就是“趨同演化”,則是以所選素材為基底,選一個圖鑑或素材作為外觀,製造出一個守衛。
比如,以人類為圖鑑,恐龍為基底,就可以孵化出一個長相輪廓大體接近人類的恐龍人。
它的呼吸器官可能還是恐龍的氣囊,而不是人類的肺,只是功能近似,繁衍後代的方式也可能只是看上去像是胎生的“卵胎生”。
如果用霸王龍素材來孵化,就可以得到一隻看上去是英良迅猛龍,其實是由霸王龍演化而來的、與英良迅猛龍趨同的“同生態位近似種”。
就像某些雙殼類和腕足類。
素材的所有標籤,都會向著圖鑑種類所對應的標籤演化,但不是必定成功,有些會失敗,總標籤數量不變。
比如素材有十個標籤,目標圖鑑有二十個標籤,孵化出來之後的守衛,其中的個別標籤會演化成與目標圖鑑標籤類似的標籤,但總標籤只有十個。
第三個,【模板孵化】,則是以一個素材為基底,然後選擇另一個素材的某個標籤為主,有關聯的其他標籤,孵化的時候,有機率會獲取到以選擇標籤為主的一系列標籤。
比如基底素材是一隻霸王龍,模板素材是一隻甲龍,選擇【背甲特化】的標籤作為模板,孵化出來的霸王龍,就有機率獲得背甲相關的一系列標籤,就看運氣和契合度夠不夠了。
看到這裡,他又點開【人工演化】的子欄目選項看了一眼。
1【增強特化】,就是升級標籤等級。
2【定向演化】,和模板孵化類似,選擇一個守衛或核心的對應標籤或部位,然後選擇一個素材的標籤作為定向,讓基底標籤演化成對應的標籤。
比如,讓恐龍的前肢演化成羽毛翅膀或者皮膜翼手。
演化時,有機率可以額外獲取一個或多個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