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裡啪啦……”
天啟二十六年三月,當鞭炮聲響起,一艘鋼鐵製成的戰艦從天津船廠成功下水。
這艘艦船的名字被皇帝朱由校命名為燕山艦,是海軍第一艘裝甲巡洋艦。
艦長二十四丈、寬三丈四尺、吃水一丈四尺、排水量明制四千二百噸。
艦船正常載煤四百噸,最大載煤七百二十噸,動力為兩座蒸汽機,四座圓式燃煤鍋爐,雙軸推進,主機功率兩千八百匹馬力,航速為每個時辰行駛九十二里。
作為大明第一艘實驗成功的裝甲巡洋艦,其甲板由25毫米鋼質和45毫米鐵質裝甲層複合而成,可抵禦大口徑火炮的轟擊。
艦船主炮露炮臺裝甲厚220毫米,炮罩及司令塔裝甲厚35毫米,擁有150毫米火炮兩門,45毫米火炮6門。
整艘船的編制是160195人,由守備統帥指揮。
值得一提的是,艦隊火炮採用了軍備院最新的後膛火炮技術,其中主炮的炮彈就重達三百斤,射速為每分鐘三發,射程達到了驚人的十里。
這樣的射程和炮彈重量,足以一炮摧毀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城牆。
好不誇張的說,當燕山艦成功下水的那一刻,全世界的海岸防線都將成為它的後花園,任它蹂躪。
三月二十四日,海軍都督黃蜚上疏,言燕山艦下水半月有餘而不出現問題,請戶部撥軍費六百萬兩,再造同等級的巡洋艦十二艘。
三月二十八日,皇帝朱由校批覆認可,戶部撥款,天津、旅順、登萊、龍江等多家船廠接單。
四月初九,海軍與各家船廠討論後,預計天啟三十三年以前下水全部巡洋艦。
五月初三,軍備院交付陸軍“二六式後膛火炮”。
二六式後膛火炮分為120毫米的野戰炮、75毫米的行營炮兩種,射程分別為六里和四里,射速為每分鐘三發。
五月初四,上直都督李定國上疏皇帝,請求撥發軍費二百六十萬兩,為陸軍更換數量為八百門野戰炮和三千六百門行營炮。
五月初六,皇帝朱由校批紅,內閣傳旨,戶部撥銀,軍械局接單。
由於所需數量太大,軍械局估計需要五年時間才能完成換裝。
六月十七,歐洲錦衣衛千戶所傳來訊息,英國王軍節節敗退,為求勝利,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寫信向大明借貸一百萬兩來用於購買大明武器。
六月十九日,林丹汗率領的四萬蒙古燧發槍騎兵攻入了克里米亞汗國首都巴赫奇薩賴,格萊三世帶領殘軍逃亡南部。
六月二十六日,西班牙軍隊發動反攻,法國孔代親王與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與西班牙軍隊在呂岑打響第二次呂岑會戰。
六月三十日,皇帝朱由校同意借貸一百萬兩的貸款給查理一世購買火器。
這次出售的軍火為燧發槍三萬支,火炮二百門,定裝火藥五十萬斤,預計來年八月運抵倫敦。
八月十二日,齊國王店貨船將最後一批二十三萬石稻米運抵唐國咸陽港,這宣告齊國對唐吉淮三藩第一次糧食貿易的結束。
從這裡不難看出,齊國的海運實力還處於發展中,不然也不會讓本該屬於天啟二十五年的訂單,推遲到天啟二十六年才運完。
不過不管怎麼說,齊國與唐吉淮三國的糧食貿易算是走上了正軌,唐吉淮三國不用在耗費大量精力在糧食上。
這樣的變動,也讓唐吉淮三國的國策從原本的安內變成了對外。
十月初九,唐王朱器墭釋出檄文,聯合吉國、淮國、瑞國、桂國、益國等崑崙地八國向崑崙地內陸的崑崙奴征伐。
訊息傳到印度廝當的時候,福王朱常洵認為是個機會,同時也釋出檄文,邀請印度廝當的諸藩共同討伐北方的莫臥兒帝國。
不過比起唐國群起響應的討奴檄文,福國的檄文顯得有些尷尬。
除了一些小點的郡國響應外,其它諸藩紛紛以國事艱難而拒絕,讓朱常洵好一陣臉紅。
最後,印度廝當諸藩第一次討伐莫臥兒的行動無疾而終。
臘月初二,監國太子朱慈燃上疏,請求照例出兵莫臥兒來削弱莫臥兒國力。
臘月初五,皇帝朱由校下旨,著北軍都督尤世功、西軍都督秦民屏派遣兵馬討伐莫臥兒,將難題丟給了二人。
臘月二十二,北軍與西軍各出四營兵馬,預計在來年二月由開伯爾山口和周國汜水關出擊削弱莫臥兒,皇帝朱由校批紅。
“噼裡啪啦……”
同樣的鞭炮聲,但這次鞭炮聲響起的地方不是大明,而是慶祝天啟二十七年到來的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