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問題在於,即便是大明這種體量的王朝進入工業革命,但每年開墾的耕地數量依舊保持在兩千萬畝以內。
這是最樂觀的估計,但即便如此,想要達到三億畝新墾耕地,以最樂觀的估計也需要十五年時間。
如果不樂觀點,那恐怕需要三十年,
三十年……
佔婆府的官員很清楚現在交趾土民的風氣是什麼,他們大多都祈求生女兒,因為只要生女兒並順利嫁給漢民,那怕嫁給的只是一個農民,卻也能讓他們的生活產生質的飛躍。
這樣的風氣如果持續下去,那恐怕三十年後,交趾的土民數量會狂跌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不過佔婆府的官員也很快反應過來,土民越少就容易統治和管理,因此這樣的風氣或許是一件好事。
擺正了立場和心態,這名官員就不再想太多可。
相比較他,朱由校卻擔心道:
“長此以往,恐怕他們會對我漢家心生不滿,進而爆發動亂。”
“是否可以開辦工廠來改善他們的生活?”
朱由校並不同情土人,他連漢家百姓都不同情,更何況土民?
他的問題不過是擔心土民造反,威脅大明在交趾的統治罷了。
不過對此,朱由檢則是輕描淡寫的回應道:
“開辦工廠,也是為了漢家移民開辦才是。”
“再說眼下國朝生產的商品已經足夠多了,甚至多到了難以透過國內百姓來貿易消化。”
“因此,開辦工廠已經不可能,只有等人口慢慢增加,耕地不斷變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說著,朱由檢看了一眼佔婆府的官員們,他們也心領神會的高聲唱道:
“萬歲,殿下所言極是!”
“那……那好吧。”朱由校還是有些擔心,但見這麼多官員都說沒事,他也不好再說些什麼,只是點了點頭,認可了官員們的話。
他緊接著開始在官員們的陪同下游覽佔婆府的城頭,眺望城內街頭巷尾百姓的生活。
這一圈走下來,總的來說,漢家百姓過的還是比較滋潤的,另外城池外部也有許多地方可以開墾為耕地,因此在朱由校看後特意對朱由檢問道:
“這佔婆府濱海,地方平坦,若是有充足的拖拉機,恐怕能開墾出不少土地,你看……”
朱由校想要調拖拉機支援佔婆府,對此朱由檢也附和了一嘴:“全憑哥哥做主。”
“好!”聽到朱由檢這麼說,朱由校笑的有幾分開心,轉頭對陸文昭說道:
“今歲調一萬臺拖拉機支援佔婆府。”
“是!”陸文昭作揖應下,朱由校也在草草巡視的同時,與朱由檢返回了曾經佔婆國的王宮。
雖說是王宮,但實際上建造的比較簡陋,還不如一些大員的府邸氣派。
不過在這佔婆之地能住上這樣的地方,朱由校已經比較滿足了,畢竟他不可能一邊巡遊,一邊讓人興建宮殿。
坐在充滿了異國風情的石制宮殿內,朱由校和朱由檢在傳膳的同時也聊起了基本的國事。
朱由校手裡拿著近一個月朱慈燃所批閱奏疏的匯總文冊,一邊看一邊開口說出,詢問朱由檢這樣做是否合理。
“眼下國債已經賣出四千萬兩,不過其中有一千六百多萬兩是諸藩購買,八百多萬兩是官員們購買。”
“由此看得出,百姓手裡也沒什麼銀子,或者即便有,也不信任朝廷的國債。”
“此外,國朝發行紙幣已有八千七百萬兩,流通諸藩的有五千餘萬,國內僅有三千餘萬,而且紙幣主要也是在齊國流通比較多。”
朱由校說到這裡,有些擔心的看了一眼自家弟弟:
“弟弟,發行那麼多紙幣國債,若是有朝一日這紙幣……”
“不會的。”朱由檢篤定的搖搖頭:
“國朝的紙幣是根據金庫內黃金數量來發行的,只要不超過黃金數量,紙幣就不會出現太大問題。”
“眼下金庫的黃金總數有一千二百萬兩之多,可發行紙幣一億兩千餘萬兩。”
“另外每年各省礦課司衙門也上交近百萬兩黃金,這也代表每年了發行一千萬兩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