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頒佈的新政如何,大明每個人都知道到底有用沒用。
即便是那些天天在府邸之中給朱由檢寫小作文的文官,實際上他們也十分清楚眼下的大明有多好。
天啟盛世……
這不是皇帝自吹自擂,也不是文官武將慫恿傳播的,而是百姓們自發傳播的。
尤其是在山西百姓不斷遷移過後,這樣的傳播速度開始越來越快。
孫傳庭記得自己上次回家時,山西因為大旱,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可這次在他回京的火車上,他特意下車去走訪了自己曾經看過的各地,見到的情況卻讓他大為吃驚。
曾經白水就鹹菜米飯的山西百姓,此刻碗中也多了一些蔬菜,時不時有幾家還能吃上幾口葷菜。
從七百八十萬人口到四百六十多萬人口,在遷移近半人口後,山西也變得略微富裕了。
不說百姓的家中環境,單說他們碗裡的肉食,那也是孫傳庭在萬曆年間從未見過的。
也就是說,即便遭遇北方盡數大旱的情況,天啟一朝的百姓,還是過的比萬曆後二十幾年要好。
和朱由檢的交談中,孫傳庭也知道了朱由檢還準備再遷移一百多萬百姓前往西域,其中河西、山西、陝西、河南為遷移的主力省份。
這一百多萬人遷走,百姓們或許會痛苦一時,但卻能享受幾十年太平。
不過,這幾十年太平的前提是政策不被改動,而這就需要蕭規曹隨。
“殿下啊……”
孫傳庭感受著京城的整潔繁華,腦中也向著朱由檢讓他輔左朱慈燃的表情和眼神。
即便是他這種對大明,對皇帝愚忠的人,此刻也不免有些動搖,產生了讓朱由檢奪位的念頭。
只是這年頭剛剛出現,便被孫傳庭驅散出了腦中。
“振武伯,您的府邸到了。”
馬車緩緩停下,書吏也笑著開啟車門,率先下車,對孫傳庭笑著介紹起了振武伯府。
伯府的面積並不大,對於一個伯爺來說,佔地不過兩畝的伯府,也僅夠住下二三十個人罷了。
孫傳庭自己一家便有四口人,算上隨從便不下二十人。
這府邸對於他來說,也剛剛夠住下,但這已經足夠。
朱由檢很瞭解,因此這間府邸讓孫傳庭十分滿意。
如果宅子再大一些,恐怕孫傳庭便會辭謝了。
想到這裡,孫傳庭滿意的打量起了宅子,但與此同時,一輛馬車也在還沒掛上牌匾的振武伯府門口停了下來。
“殿下千歲!”
“都平身吧。”
孫傳庭正在打量著自己的書房,突然聽到了一道略微稚嫩的聲音。
等他走出書房,卻見一個十六七歲,身著金色圓領袍,面板有些偏黑,長相清秀的少年人走了進來。
“振武伯,這便是太子殿下……”
齊王府的書吏連忙跑進來為孫傳庭介紹,而孫傳庭聞言,也不緊不慢的作揖:
“臣振武伯孫傳庭,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
“振武伯請起。”朱慈燃一開始被孫傳庭的身高嚇了一跳,但反應過來後便笑著上前扶起孫傳庭。
只可惜,由於他的身高只有五尺五,因此想扶起六尺有餘的孫傳庭,不免有些心力不足。
好在孫傳庭作勢便起身了,沒讓他太難堪。
“振武伯,你剛回京城,現在京城住幾天習慣習慣,然後再去東宮教授我如何處理政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