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在於,朱由檢不允許自己的東西被改,因為他清楚那些東西一旦被改,下面計程車紳會如何對待百姓。
他朱由檢為名也好,為利也罷,總之他的東西不容任何人更改。
因此,讓朱慈燃脫穎而出,勢力大過皇帝,這就是自己東西不會被改的最好辦法。
不是朱由檢不信任朱由校,是這種事情歷史上出現過太多次了。
這一舉動做出來,恐怕會讓朱由校有些寒心,但朱由檢的本質也就是想讓朱由校過的舒暢,無憂無慮一些。
他不能君主立憲,但他可以另闢蹊徑。
既然朱慈燃的理政能力不錯,那就讓他理政好了。
至於自家哥哥,便拿著自己走後,每年內帑的那四百多萬兩銀子玩鬧便是。
在這一點,朱由檢覺得自己對不起百姓,但他不僅是大明的齊王,也是朱由校的弟弟。
“下官……領命。”
孫傳庭猜到了朱由檢的想法,他也清楚如果輔左朱慈燃不成,權力被朱由校拿回去,那他會是何種局面。
不過,就算他明瞭了一切,但他還是選擇按照朱由檢定下的這條路去走。
只因為這是唯一一條對百姓,對天下都有好處的路。
哪怕明知自己失敗後的結果是什麼,孫傳庭還是選擇了這條路,正如歷史上的他選擇戰死潼關一樣。
“下官告退……”
做出了回答後,孫傳庭緩緩站了起來。
朱由檢見狀也對他說道:“王府給你在南燻坊置辦了一個宅子,不大,但進出宮門方便。”
“下官謝恩……”孫傳庭作揖應下,隨後轉身離去。
王承恩見狀親自送他出府,並命人帶他前往南燻坊的伯府宅子。
在出府上了馬車,並走出百王坊的時候,寬闊整潔的街道,有序的環境。
路邊人行道上摩肩擦踵,剛剛進入主幹道行百餘步,孫傳庭所見之人便不下近千。
他在剛才和朱由檢的閒談中瞭解到了當下的京城人口已經突破了一百四十萬。
一百四十萬人擠在了北京四城之中,但京城卻如此乾淨整潔,並不髒亂。
這些得益於朱由檢設立的環衛局,也得益於環衛工。
由於五十歲以上年齡的限制,環衛工成為大明老年人就業的不二首選。
曾經,這個年齡在大明除了種地,便再無任何工作可做。
眼下,雖說環衛工需要來回走動,但工錢卻也不算很低,比種地強,比種地輕鬆。
“這樣坐著,不會受懲罰嗎?”
孫傳庭看著窗外坐在人行道人工樹下的環衛工,不由詢問了一聲對面的齊王府書吏。
書吏順勢看去,緊接著笑道:
“齊王說沒有垃圾的時候,休息並沒有什麼不對,總是讓人走來走去的,反而違揹人性。”
“每個環衛工負責一里街道,只要街道上垃圾不超過二十件便可。”
“至於樹葉和落花,則是在戌時散班前打掃好,等待坊市書吏檢查便可。”
書吏的話不難理解,因為戌時開始暮鼓響起,戌時四刻後全城宵禁,因此基本不會有人在街道上逗留。
沒有人,自然也就沒有垃圾了。
這麼理解過後,孫傳庭不由點頭,對朱由檢有違帝王“人性”的舉動十分讚賞,但也十分惋惜。
他不確定朱由檢走後,大明還會不會這麼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