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經過冬季的一場風寒,整個人消瘦了不少,說話也沒有以前思緒清楚了,這讓朱由檢不免有些遺憾。
雖說袁可立支援東林黨,但他的能力有目共睹,只是瞧他這架勢,恐怕今年就要致仕了。
整理了一下情緒,朱由檢才回應道:“孫傳庭讓人大概算了一下。”
“留在烏斯藏的番人大概有六萬人,算上移民便是八萬人左右。”
“官員的派遣數量,我看就暫時定為一千人足以。”
“至於當地的軍備問題,我已經和五軍都督府溝通,駐兵四營一萬兩千多騎兵足夠。”
說到兵馬的事情,朱由檢掃視了一眼重臣們,緊接著說道:歳
“國朝今歲要裁軍十七餘萬,這些兵馬需要安置,六部和五軍都督府商量好,別讓將士寒心。”
“是……”顧秉謙等人有些汗顏,畢竟就上次林丹汗入寇的事情爆發以來,他們就一直不敢得罪五軍都督府,辦事都得求著來,讓人難受。
只是不這樣的話,顧秉謙等人總感覺五軍都督府的那群武夫就在他們身邊磨刀。
林丹汗入寇這件事情,自始至終都沒有人承擔責任,五品以上官員幾乎沒事。
雖然顧秉謙他們也能想到齊王和皇帝不想處理,但一個五品以上官員都沒有遭受牽連,這也太偏袒了……
一想到這裡,顧秉謙等人便不自覺皺眉。
心想那群武夫他們連皇帝都敢拉下馬,更何況他們這群大臣呢?歳
裁軍的事情,只有朱由檢才能提,其它人誰提誰死。
“烏斯藏交給西軍都督府統轄,麓川劃給南軍都督府。”
朱由檢一邊說事,一邊喝茶:
“烏斯藏的僧人只能在規定的地方傳教,目前只能在烏斯藏和河西傳教,另外教義也得更改。”
手中有些兵權,朱由檢說話很是硬氣,如果烏斯藏的僧人不服從朝廷的命令,那他不介意扶持內地佛教,把他們趕到西域去。
“烏斯藏的賦稅按照新政來進行,同時委任洪承疇為烏斯藏巡撫,著其治理烏斯藏,修建烏斯藏的府道和縣道。”
“至於孫傳庭,改任為西北經略,節制陝西,河西,再委任其為此二省巡撫,經營當地,為國朝收復西域做準備。”歳
朱由檢剛剛說完他的安排,六名重臣便紛紛皺眉,顧秉謙也硬著頭皮作揖:
“殿下,孫伯雅、洪亨九二人的功績,已經足夠調入京中,再讓他二人擔任邊塞重臣,恐怕不妥。”
“沒有什麼不妥的,這兩個地方還需要重臣留守,不派他們,難道從你們之中抽調?”朱由檢反問顧秉謙,這讓他有些語塞。
他不想讓洪承疇和孫傳庭在邊塞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擔心他們功績太高,和武將牽連過深,入閣之後壓制不住。
只是現在看來,局勢很明朗了,朱由檢是鐵了心要扶持孫傳庭和洪承疇,他的阻攔已經無足輕重。
“麓川的黃冊已經交給戶部了吧?”
朱由檢駁斥了顧秉謙後,沒給他機會說其他,而是直接詢問畢自嚴。歳
畢自嚴心領神會的頷首:“麓川,烏斯藏的黃冊都已經上交。”
“烏斯藏的熟地只有七十五萬畝,麓川比較多,算上阿豪姆和小婆羅門兩地,一共有三千八百餘萬畝,其中有二千三百餘萬畝屬於布政使司所有。”
“人口黃冊上,麓川有民六百六十餘萬人,比戶部的預計還多。”
畢自嚴的彙報上,麓川的黃冊人口已經是被洪承疇刨除了勞改犯的結果。
但即便如此,麓川的人口依舊很多。
不過,從耕地的持有也能看出,即便貌基給百姓分了一次地,但百姓手中的土地依舊很有限。
六百六十萬平民居然只有一千五百五萬畝,人均三畝不到。歳
既然貌基這樣安排,那大明只需要在他們的基礎上增加一點田畝數,就能讓麓川之民老實生活。
因此,朱由檢必須做出一些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