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律律……”
三月的喇薩河谷風沙很大,戰馬不安的嘶鳴,尥蹶子,而騎在馬背上的人也嚴陣以待。
彭措南嘉沒有過指揮十萬人的經驗,但他也知道把戰鬥意志薄弱的奴隸放在前軍是找死的行為。
因此,他將自己的本部精騎放在了前軍,中軍則是由各大土司的兵馬拱衛,後軍才是督戰隊和奴隸們。
他策馬從中軍來到了前軍,道路十分崎區,由於人太多,甚至顯得有些狹窄。
沒有千里鏡,他只能憑著自己的肉眼來判斷兩軍的距離和明軍的戰力。
只是這一看,他就能明顯的感受到,明軍整體的那種氣場,比他見過的任何軍隊都強。
相比黃龍和黃蜚,孫傳庭做的更絕,他麾下的朵甘營只有一重布面甲,裡面穿的則是鴛鴦戰襖。
這樣的裝備,實際上已經足夠滿足明軍的巷戰了。
至於野戰,孫傳庭不認為彭措南嘉可以帶軍衝破自己的排槍陣。
“經略,進軍嗎?”
丹巴詢問著孫傳庭,但孫傳庭此刻正用千里鏡看著藏軍的軍容。
看了半天,最後他搖了搖頭:“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這是他對彭措南嘉最精銳的精騎給出的評價。
這並不是貶低彭措南嘉,而是事實如此。
相比建州八旗,蒙古八旗,甚至相比貴州的奢安之亂,藏軍的裝備都顯得十分簡陋。
不過這也不奇怪,如果藏地真的那麼強大,他們就不會聽從大明的號令,老老實實在高原上待了二百餘年了。
“犛牛群什麼時候能到?”
“應該還需要一個時辰。”
看到了明軍那邊的軍容,眺望戰場的彭措南嘉頓時黑了臉。
北邊的明軍士氣如虹,再看看自家這邊大軍的狀態,萎靡不振……
看著大軍計程車氣,彭措南嘉頓時便有些不滿。
打不打得過是一回事,可是從一開始連打的勇氣都沒有,算個什麼?
懦夫,真正的懦夫!
“先撤退十里,退到古容河灣,等犛牛群驅趕過來後再全軍進攻。”
“是!”
彭措南嘉不滿己方計程車氣,可是他的不滿無法改變什麼。
他從來不認為藏軍可以直接擊敗明軍,所以他被他賦予眾望的是犛牛群。
雖說拉不出幾十萬犛牛,但僅喇薩一地,還是可以拉出四五萬犛牛的。
用犛牛群衝陣,這是彭措南嘉能想出唯一能擾亂明軍軍陣的辦法。
不過,犛牛群衝陣不是隨便就能用的,前期他還做出了許多準備。
“經略,叛軍開始後退了,恐怕有詐。”
“不用管,追……”
隨著彭措南嘉帶兵撤退,孫傳庭身邊的周肈提醒了一下孫傳庭,但孫傳庭只是冷靜的下令追擊。
作為一個將領,孫傳庭很瞭解一個事情,那就是隨著火器的進步,開大陣,正面作戰是今後的主要趨勢。
陰謀詭計或許可以用,但已經起不到什麼決策性的作用了。
只要後方不干擾,正面交鋒才是取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