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銃聲驚動了整片林子,一些冬眠的飛禽紛紛被驚嚇啼鳴,一時間四周充斥著嘰嘰喳喳的聲音,讓人汗流浹背。
“李頭!”
“放響箭!”
一人翻身下馬,扶著李小旗官站了起來,五名塘騎根據馬匹中箭的位置推斷出了襲擊人的方位,縱馬越入林中。
留下的幾人裡,兩人當即舉起手弩,朝空中射出了響箭。
“砰砰”兩聲響起,而他們後方數里外的上空也紛紛響起了響箭的聲音。
響箭聲一聲傳一聲,最終傳到了營壘裡,但遠水救不了近火,看著中箭死去的軍馬,李小旗官心痛無比。
他拔出了箭矢,那厚重的箭矢一看就是建虜的箭,李小旗官看著染血的箭頭,當即撇斷了箭桿:
“娘地!把那狗日的建虜給老子找出來,老子要活劈了他!”
“啪啪啪——”
他張口即罵,但同時密林之中也響起了密集的銃聲。
“三人回去報信,剩下的跟我上!”
李小旗官一邊指揮,一邊為自己的騎銃裝彈,隨後拔出了腰間的雁翎刀,帶著兩人衝入了林中。
他選擇徒步帶人前進,順著雪地裡的痕跡,小心翼翼的帶人追擊。
很快,他們就見到了先出發的那五名塘騎,但他們身邊並沒有建虜的蹤跡。
見到李小旗官趕來,領頭的老兵立馬策馬過來說道:
“是建虜的哨騎,他中了一槍後騎馬跑了,只有一個人,估計建虜本部距離我們這裡還有些距離,不然建虜的哨騎應該是三人一隊。”
哨騎分散代表探尋的地貌太廣,哨騎放的太遠,哨騎不足。
按照上面告訴李小旗官他們的情報,建虜估計有六七萬兵馬,這樣的兵馬規模,最少把哨騎放出一百里外才會不夠形成隊伍。
“先回去!”
李小旗官聞言看了看四周,隨後決定先返回營壘。
他們在原地把戰馬屍體用積雪掩埋,隨後李小旗官和人一起並乘一馬,緊接著向後方撤去。
三十里的路程,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長,只是四刻鐘的時間,他們就看到了朵兒必河南岸的營壘。
這座營壘建立在一個小丘之上,背後是結冰尚未融化的朵兒必河,面前是一片已經清理乾淨的空曠地帶,只有一些樹墩可以作為掩體。
這些樹墩沒辦法清理,因為冬季北山的泥土太過堅硬,清理難度太大。
同樣的,朵兒必河也因為至今未化凍,因此金軍有了直接突圍的可能。
曹文詔和曹變蛟叔侄商量過後,才讓人在朵兒必河南邊建立營壘,以此來防備金軍突圍。
不過這麼一來,就分散了明軍的兵力。
無奈的曹文詔只能調集各部除了塘騎以外的騎兵,湊足兩萬鐵騎交給曹變蛟,由他負責策應各部。
“建虜來了嗎?!”
“來了!”
當塘騎一行人撤入營壘,負責守衛此處的百戶官連忙詢問李小旗官,他也點了點頭,隨後將先前折斷的那個箭矢拿了出來:
“這地界,只有建虜能用上這種鐵質的破甲箭頭。”
“好在戰馬側了側頭,不然被射中的就是我了。”
說到這裡,李小旗官心有餘悸,而百戶官也拍了拍他肩膀:“好樣的,記小旗官李弼全隊一功!”
他前一句話是對李弼說的,後面的話則是對軍中的軍功官說的。
軍功官聞言,當即拿出文冊,用硃筆給李弼他們全隊記了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