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積累的多,消耗的也多,僅僅供養天下這近五萬處官場、草場,大明每年就需要兩千餘萬石米麥和上千萬石番薯、馬鈴薯。
說值得也值得,說不值也不值,總之那充沛的畜力給了明軍能發動數千裡遠征的本錢,而軍馬更是讓明軍的騎兵在遭受打擊後,能迅速恢復戰力。
圈養軍馬和在軍軍馬是不一樣的,明軍還有在軍軍馬二十六萬七千匹。
上直四騎衛是人均三匹軍馬外加一匹駑馬,上直拱衛營和普通拱衛營的騎兵是人均兩匹軍馬加一匹駑馬,但由於擴軍速度太快,很多拱衛營是沒有騎兵的。
眼下明軍之中,有騎兵的拱衛營只有一百五十營,一營只有一哨。
算上上直,明軍騎兵總數是十一萬七千一百五十人,當然這是分部在大明幾大戰區和小西洋、舊港、瀛洲等地。
這人數看著不多,並且明軍也還有二十二萬軍馬可以裝備出十一萬騎兵,但問題是全部軍馬脫產,對於大明的壓力太大了。
一匹完全脫產的軍馬,每年最少需要五十畝草場,外加三畝豆田,圈養軍馬也需要三十畝草場,兩畝豆田。
就明軍這四十九萬不到的軍馬,已經佔據了兩千多萬畝草場和上百萬畝豆田。
加上其他的挽馬駑馬、牛羊各需十到二十畝不等的草場,如果不是朱由檢打下了河套和泰寧三府,那這些馬匹牛羊就算全部圈養,也足以佔據大明十分之一的耕地。
明軍的騎兵和軍馬,實際上也是從天啟六年開始才呈爆發式增長的。
尤其是拿下了泰寧三府後,王承恩大量引進河曲馬,不斷的更換馬種,這才讓明軍騎上了肩高四尺四的河曲馬,不用再騎肩高四尺不到的蒙古馬。
要知道,每個漢人王朝最鼎盛的時候,騎兵基本都是河曲馬和尹犁馬,而當王朝開始衰弱,騎兵就開始騎起了矮小的蒙古馬。
明初洪武年間也不過十萬匹河曲軍馬,就能憑藉三萬多騎兵打擊草原。
眼下官場為明軍培育了近四十九萬匹河曲軍馬,能與之相比的王朝暫時沒有。
更別提明軍眼下還開始利用徐霞客帶回來的阿拉伯馬、汗血寶馬開始培育軍馬了。
不出意外的話,十年之後,明軍騎兵可以騎到肩高比河曲馬還高兩三寸的阿拉伯戰馬。
官場的繁榮,也是朱由檢對王承恩最為滿意的原因。
“皇店眼下已經開辦十九萬六千餘家,職工一百一十九萬。”
曹化淳見朱由檢半天不說話,便繼續說著御馬監的成果,並最後交代道:
“各工廠、皇店、官場、船廠的職工合計六百七十二萬人,每年共發工錢三千七百餘萬兩銀子,每年流水七千餘萬兩銀錢,盈利三千二百萬兩左右。”
皇店的開支大,收入也大,流水更大,不然朱由檢也不會忌憚市場的假幣販子,想等著天啟通寶攢得足夠多再一次性放出去。
“李長庚來找過我了,眼下鑄幣廠的銀錢面額,已經達到了一千九百多萬兩。”
朱由檢聽完御馬監的匯總,對曹化淳吩咐說道:
“這數量還是太少,我想等他攢到九千萬兩再一次性放出,你以為如何?”
“奴婢不懂這些,但如果要收回皇店的流水銀,放出朝廷自己的新幣,那這個數量應該足夠了。”曹化淳畢恭畢敬的回答:
“只是僅憑皇店來消化,似乎有些慢……”
“自然不會僅憑皇店消化。”朱由檢抿了一口茶:
“現在鑄幣廠增加了兩百臺鑄幣機,估計明年年底,應該能攢出五千多萬兩面額的新幣。”
“我準備在明年四川新政取得成功的同時,對北方其他一京六省一起實施新政,並且對著一京六省近兩千七千多萬畝耕地實施十賦一的政策。”
“戶部這邊估計明年的田賦會從預估的七千萬石,下跌到五千二百萬石。”
朱由檢要開始減田賦了,而減田賦的前提就是發行新幣和銀行開業。
軍屯田的民七官三田賦,朱由檢早從天啟四年開始就說要減,可一直說了六年都沒有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