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承疇想著權謀的時候,遠在數千裡外的京師皇城中,位置偏遠且有淨軍值守的一個廣場上站滿了年齡十四到十九的女子。
在廣場上,魏忠賢、王安、王承恩三人坐在紅帳下,靠在椅子上,目光掃視著廣場上的女子。
這一千五百二十七名女子是截止七月初一,各國各省各府送來的秀女,為的便是從中選出一正兩貴兩平的王妃與側妃。
廣場上,一百名太監和一百名宮中老婦來回走動,掃視著眼前的秀女。
過了一刻鐘的時間,下面的人確定沒問題後,一名太監便快走到了三大太監所處的臺下,作揖道:
“三位祖宗,孩兒都看完了,沒有濫竽充數的……”
“嗯,那就開始吧……”王安擺了擺手,沒有理會魏忠賢,而王承恩則是木訥的點頭。
魏忠賢倒是不願意來選未來的齊王妃,如果不是皇帝要求他來,他可能會在司禮監當個鵪鶉。
因此面對王安的挑釁,他倒是閉上了嘴巴,什麼也沒說。
“是……”回話太監應下,隨後轉身準備通知秀女們準備上前。
由於齊王妃的選秀遠超規格,因此內廷不得不按照皇帝的規格來辦。
不過為了避免僭越,張嫣和劉太妃還是將規格降了半級,設定了六關。
這第一關便是眼下,秀女們以每百人為一組,一組分十隊,分別按照年齡進行排序,由內廷、齊王府、外廷選擇的三個太監目測平定。
在這一關裡,高矮胖瘦略有不足的秀女都將落選,而隨著傳話太監的返回,秀女們開始根據先前太監和老宮女們發出的牌子依次上前。
這一批的秀女中,十四歲的一共有五百餘人,十五歲的三百餘人,十六歲的二百餘人,十七歲和十八歲的只有一百人,反倒是十九歲的居然有二百餘人。
顯然,齊王好熟婦的謠言在民間傳得不輕,許多十九的女子都加入到了選秀中。
在這選秀的隊伍裡,先後上前的順序是年紀最小的上前,其餘按照年齡往後,最大的十九歲排在最後。
由於這次選秀的時間太長,因此不少十九歲的秀女到了皇城後,實際上已經二十歲了。
作為二十歲的秀女,周素潔等人是排在最後一排,而第一排的則是最年輕的一批。
她們按照傳話太監的話,按照出生月份,從年紀小到年紀大的以此上了高臺。
臺上的王安等人依舊坐著,看著依次上臺的秀女,分別讓人記下他們的身高、體重。
儘管秀女是各府、各國按照標準選拔上來的,但這並不排除各國各府會瞞報,或者秀女這幾個月吃的太多。
按照內廷張嫣和劉太妃給出的標準,十四歲的秀女必須達到四尺八寸(153cm)以上,體重不能高於六十五斤(39kg)。
除了這些,胸圍,胯圍也有標準,手足長短也有標準。
每十人量完了這些後,旁邊的三名太監會抄寫下來,放在三大太監的桉頭。
一隊又一隊的秀女不斷上臺,這過程中即便是見慣了宮女的魏忠賢,也時不時能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秀女。
畢竟是從大明國內外一千三百多萬適齡女子中選出的一千五百多名秀女,能走到這裡的不說傾國傾城,但最少也是賢賢易色。
古往今來,除了滿清選妃子的方式異於各朝,容易選出相貌醜陋的妃嬪,其它朝代選妃子,一般都是將美貌排在第一位的。
這其中,尤其以大明的選妃制度最容易選出美人,因為其它朝代還需要注重門第,還要和貴族妥協,而大明選妃則是不作限制,單純拼美貌和才藝。
因此,三大太監看的賞心悅目,這期間他們也會著重記下一些相貌特別出眾的秀女。
第一關的選拔,除非身高體重和相貌特別偏離標準,不然基本上不會淘汰人。
選妃的第二關開始才會出現淘汰,因此王安三人還算比較放鬆。
“剛才那個張韶華不錯,好像是英國公府的庶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