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被派往天竺的子弟都已經寫信給自家王府,通知可以準備就藩了,不過這些信目前剛剛送抵交趾,諸藩子弟用五百里加急,最少需要十天才能送抵京城。”
“眼下京城已經聚集了所有諸藩,有的是準備聽聽利未亞就藩是否可行,有的則是等著殿下您下令就藩。”
陸文昭的話簡單明瞭,簡單來說,所有諸藩都在等著朱由檢和皇帝的旨意,以及自家子嗣的書信。
只要各藩子弟的書信送達,諸王瞭解之後,他們必然會主動上門詢問朱由檢什麼時候可以就藩。
不過,朱由檢也沒有必要拖著,把諸藩拖在國內對他和大明都不是什麼好事,早早放出去比較好。
“訊息傳開吧,通知從六月初一開始,天津港開闢一條前往小西洋就藩的航線,用皇店的武裝商船護航。”
朱由檢把腳從水裡抽了出來,自己用布擦了擦,而陸文昭也作揖表示知道了。
緊接著朱由檢繼續看了一眼黃龍的信,他在末尾提到了梅內塞斯和彼得遜等荷蘭、葡萄牙兩國總督試圖瓦解西班牙和大明貿易的事情。
在說完這件事後,信的最後一頁便是兩人的手書。
對於二人的手書,朱由檢草草看了一眼,好在對方是寫的隸書,不然朱由檢可能會丟去燒火。
【敬日不落大明王朝揚帆手,世上最強大軍隊之將軍,征服四海的運籌者、橫掃韃靼人的無敵統帥、攻取南洋的海上龍王,天朝皇帝陛下唯一嫡親兄弟齊王殿下,我梅內塞斯……】
看著一長串沒有什麼實質的頭銜,朱由檢很是無語。
說句實話,這種頭銜堆砌,很早之前漢人就已經不玩了,尤其是到了明代,不然朱由檢完全可以效仿元朝的伯顏一樣,給自己搞出一個很牛的頭銜。
別的不說,就以他現在的官職來說,他隨便發一道領旨,領旨的字首都能讓人看著頭疼。
“天啟五軍都督府大都督,上直都督府上都督、開府儀同三司、齊王、蒙古太師、大明監國、上柱國、錄軍國軍事、六部總理事參、御馬監經略、遙領北亞墨利加,遙領南亞墨利加,大明宗人府宗正……”
就這,還只是朱由檢所有頭銜的三分之一不到,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官職,總之所有官職累積起來發放的俸祿是五十七萬六千四百五十兩銀子,每年……
因此面對頭銜,他選擇直接略過,把目光放到了內容上。
總的來說,梅內塞斯和彼得遜雖然想要利用大明,但對於歐洲的局勢和大明貿易的重要性還是寫的比較透徹的。
如果不是他們,朱由檢都不知道,現在的大明居然這麼牛逼。
只是簡單地經濟商品貿易,大明就挽救了西班牙國內經濟,讓對方的經濟從通貨膨脹變得平穩,而軍事硝石貿易更是讓西班牙在戰場上打出了節節高歌的局勢。
朱由檢本意只是想多弄點銀子來緩解一下大明的白銀緊縮危機,哪曾想直接干擾了整個歐洲三十年戰爭的局勢。
實際上朱由檢自己都不清楚,在他穿越前,歐美學者就已經提出了一個概念。
大意是,三十年戰爭和明末起義,以及幕府閉關鎖國這三件事情,是大航海時代以來的第一次全球化衝擊,
其中尤其以小冰河環境氣候影響為主,導致全球範圍內很多國家同時出現了大的變動王朝興替。
全球範圍出現了一種連鎖反應,被稱作“十七世紀全球總危機”。
三十年戰爭、幕府成立等事情,都減少了了流入明朝的金銀數量。
如果沒有這些事情,明朝還能苟很多年,這點從明朝對日本這個新興勢力,卻能打出碾壓級的勝利就可以看出來。
由於小冰期降溫,流感疫情到來,導致原本西班牙和明朝貿易突然中斷。
西班牙白銀外流突然停了,導致明朝白銀超發突然變成白銀緊縮。
明朝一方面國內生產的金銀度量衡全部陷入紊亂,一方面物資不足加天災陷入糧食危機,導致明朝開始一路被堵死了。
官員有錢,通貨膨脹,反而錢多虧空越多。
虧空多,官員越缺錢,越要盤剝百姓,朝廷也越要增加賦稅來填補財政窟窿。
總的來說就是明朝在遭遇經濟大蕭條的情況下,又遇到了小冰期大旱、疫病等各種災害,哪怕沒有後金和大順,也堅挺不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