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齊王叔也能嗎?”朱慈燃來了興趣,金鉉也很耐心的解釋道:
“齊王殿下是萬歲至親,又是親王,不僅能在外廷之中乘坐馬車,還能乘坐象輅。”
“這樣啊……”朱慈燃點了點頭,然後就趴在車窗和金鉉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了起來。
“先生,內城好玩嗎?”
“內城之中,生活的大多是京城之中的權貴和富商,以及各級官員,少了些民間的煙火氣……”
“那我們能去外三城嗎?”
“外三城魚龍混雜,殿下尚年幼,等殿下大一些的時候,下官再帶殿下去。”
“那我什麼時候能去京城外?”
“需要殿下再大一些……”
“多大才能去京城之外?”
“等殿下束髮(十五)的時候,下官再帶殿下去……”
“先生會像其他先生一樣被換走嗎?”
“這要看萬歲……”
師徒二人往來交談,很快馬車就抵達了東華門,而東華門這邊,已經有十餘名錦衣衛和百餘名宛平營計程車卒等待了。
金鉉剛剛帶著朱慈燃走出東華門,錦衣衛中的百戶便上前遞出了齊王府的令牌,而金鉉接過之餘,對方也道:
“受李指揮同知指令,我等前來拱衛殿下。”
“多謝……”金鉉聞言將令牌遞迴,隨後在這百餘人的拱衛營,帶著朱慈燃在內城之中游逛了起來。
雖說歷朝歷代中盤剝百姓的朝廷不在少數,但是明代中後期的統治者卻進行了很好的革新。
到了天啟年間,朱由檢上疏取消遼餉,免除數種雜項後,實際上許多百姓的生活還是比較滋潤的。
這時的百姓也要為國家的事務進行義務服役,但是按照朱由檢制定的政策,即便是服徭役,那官府也得支付每日五文的薪金。
銀錢並不多,但最少不至於讓服徭役的百姓白乾。
同時、這樣的規定也讓許多不敢違紀的官員,減少了讓百姓參與徭役的機率。
因此、即便是內城,但實際上還是可以看到許多來內城閒逛的百姓。
更有許多百姓,雖然穿著不行,但依舊在內城購置了房屋。
過往來人中,許多人都好奇的看向朱慈燃的車隊,金鉉等人也並沒有呵斥。
晚明的社會風氣逐漸開放,沒有了明初那麼多規矩,私下偷偷穿官服,賜服,以及買頭盔的人絡繹不絕。
北京的商業交易在萬曆時期稱不上大明前五,但隨著御馬監皇店、以及天津船廠的各種機構崛起,新增的就業崗位讓京城增加了大量的人口。
“殿下、您知道京城有多少百姓嗎?”
金鉉在行走間,對馬車上的朱慈燃詢問,而朱慈燃聞言愣了愣,撓了撓頭苦惱道:“孃親說過,但我忘了。”
“至今歲,一共有一百二十七萬餘人……”金鉉教導著,並提醒道:
“這一百餘萬人中,有八十餘萬住在京城四城之外,而能住在京城內的,只有不到五十萬人。”
“五十萬人中,南城有近二十萬百姓,東西各十萬,而內城十萬有餘。”
“內城的這十萬人,實際上已經是大明最富碩的百姓了……”
金鉉說著,而朱慈燃也看了看街道四周。
有餘京城周邊增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因此京城的商業也發達了起來,甚至有超過南京城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