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黨實際上說白了就是一群不想融入東林黨,也不想融入到齊王黨,只能投靠魏忠賢,以此來獲得皇帝信任的官員勢力。
他們一開始沒有選擇投入齊王黨,是因為當時廟堂之上勢力最大的是東林黨,而齊王黨則是不顯山、不露水,這才讓他們團結起來投靠了魏忠賢,形成了一個叫做閹黨的組織。
所謂閹黨,主力不過就是齊楚浙宣昆五黨,加上崔呈秀手下一群原本無黨派的官員罷了。
他們本來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先扳倒東林黨,再收拾齊王黨。
結果齊王黨在朱由檢的幫持下漸漸擴大影響力,最後到了眼下已經無法影響的程度。
這樣的一幕,讓許多投靠閹黨的官員紛紛後悔了起來。
早知道齊王黨勢大,他們就去投靠齊王黨了。
現在的閹黨拿什麼和齊王黨鬥?
齊黨名存實亡,楚黨半身不遂,浙宣昆三黨又審視奪度,時時刻刻想著自保苟且。
如果朱由校下臺,姚宗文他們甚至都想好了怎麼去投靠朱由檢。
因為在他們看來,沒有朱由檢的朱由校就是一個高坐廟堂的麵糰皇帝。
沒有朱由檢手中的兵權、燕山學子,御馬監……
哪怕朱由校手中有內帑,有皇城三衛和大漢將軍,還有東廠和西廠,也難以和浙宣昆三黨抗衡。
只要朱由檢保持中立,浙宣昆三黨跳出來後,依舊可以壓制皇權。
朱由檢的例子不可複製,整個大明朝也不可能找出他那麼年輕,還那麼能打,還懂得革新收稅,玩弄人心的人。
也因此,如果朱由校下臺,那麼姚宗文等人倒是可以等著看好戲了。
只不過崔呈秀也不傻,他不可能真的和齊王黨起衝突,因為他要是真那麼敢做,到時候第一個被論罪的就是他。
因此、他剛才說的,也不過是為了測試百官的心思罷了。
只是一眼,他大致摸清楚了百官的想法,所以口風也瞬間一轉:
“不過……確實如齊王殿下所說,災民殺官情有可原,而劉四等人雖然是民,卻是災民,不應用普通百姓的處置來懲處他們。”
“劉四等人無功無罪,但渭北一眾官員必然有罪,因此當奏明萬歲,請速速捉拿渭北三州十六縣所有官員進京,三司會審過後立即裁斷。”
崔呈秀的話鋒轉變之快,讓會廳之外的許多官員皺眉,不過姚宗文等人倒是聽出了貓膩。
渭北民變,最直接牽扯的是已經被殺的知府韓潮,而韓潮又是楚黨官員。
也就是說、渭北民變直接牽連的應該是楚黨才對,崔呈秀這樣無利不起早的人,為什麼要要求速速決斷渭北之事,一副急著給楚黨擦屁股的模樣?
“難不成這黃彥士給了崔呈秀什麼好處?”
姚宗文等人紛紛隱晦的看了一眼黃彥士,卻見到了黃彥士也略微不解的眼神。
他們三人一時間有些不解,想不出來是為了什麼,而崔呈秀也開口道:
“事情如此,請諸位聯名上書,以還渭北災民一片青天。”
說罷、崔呈秀舉著茶杯站了起來,而百官們也紛紛起身,回禮過後,帶著不解離開崔府。
只是在他們離開之際,崔呈秀也看向了王體乾,而王體乾也道:
“宮裡的事情,奉聖夫人和廠公會處置的,你做的不錯……”
“謝秉筆……”崔呈秀陪笑的回禮,而王體乾也起身微微頷首,隨後離開了崔府。
在他離開崔府的同時,姚宗文、湯賓尹、顧天峻等三人則是來到了內城的一所府邸前,下馬車走入府內。
在僕人的帶領下,他們穿過了一個個的亭臺樓閣,最後來到了一個書房面前。
“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