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或許能成為大明日後的幾個資源大省……
這麼想著、朱由檢帶人離開了燕山兵家學院,沒有繼續看下去。
他帶人返回了京城,在京城為裝病的朱由校處理了幾日奏疏後,便收到了孫元化的奏疏。
孫元化持著奏疏前來齊王府,站在書房內,而朱由檢則是打量著奏疏上的內容。
這上面,孫元化主要算了算化肥廠的投入和員工數量,他根據縣的人口定下化肥廠的規模。
大明一千六百餘縣,有的縣只有一兩萬人,有的縣則是幾十萬,自然不可能按照一個標準。
在孫元化的標準裡,化肥廠必須建立在遠離城池四十里以外的地方,並且按照縣內人口來擴大化肥廠的規模和佔地。
一萬人的縣需要建造一個佔地一百畝的化肥廠,需要一百名夜香夫和五十名化肥工人,養一百匹挽馬。
這其中投入,僅僅挽馬就需要花費二千兩銀子,修建一個化肥廠則是花費六百兩銀子。
每個月維持化肥廠運轉需要一百四十兩的工錢和三百兩的原料費用。
這還只是萬人規模的,如果每增加一萬人,規模都需要乘以一倍。
也就是說、諸如北京這種人口一百二十萬的大城,最少需要上萬夜香夫和五千多名化肥工人,外加一萬匹挽馬。
要應對整個大明人口的夜香夫,數量是十分恐怖的,至少需要十幾萬人和幾萬化肥工人。
這雖然算是創造了就業,但每賣出去一袋化肥,農業司便會虧損一文錢,如果加上人吃馬嚼的費用。
那按照孫元化的推測,如果真的要推廣化肥,朱由檢就得接受農業司每年虧損幾十萬兩的準備。
“這點銀子不算什麼,主要看看百姓願不願意,畢竟化肥的價格也不算低。”
“如果百姓願意的話,你看看價格能不能壓低一點。”
朱由檢看完了奏疏後,對孫元化進行回應,而對於成本這塊,孫元化已經研究很透徹了,他汗顏道:
“成本這塊已經壓無可壓了,基本上都是人工的費用,除非殿下決定不用人工……”
“如果殿下用舊港的辦法,用免費的人力收集,或者發動徭役的話,那化肥的費用可以降低到二十文一袋。”
孫元化畢竟已經算是齊王黨的自己人了,對於海軍都督府在舊港乾的那些事情也心知肚明。
他理解朱由檢想要惠利百姓,而給百姓開工錢的想法。
但問題是、大明的國情在這裡,實際上這麼做,是變相在折損大明的財政和徭役制度……
他善意的提醒,卻也讓朱由檢皺了皺眉頭。
不過他皺眉頭不是因為孫元化,而是他在想人工的費用問題。
他本想靠大明百姓和牲畜的糞便來實現區域性使用化肥,現在看來、是他想的有些理想。
如果大明有銀子,自然可以這麼做,但眼下大明缺的就是銀子。
想到這裡、朱由檢只有把心裡的一個想法說出來道:
“海上有許多群居的海鳥島嶼,誇張者一年能幾十萬,上百萬斤鳥糞。”
“依你之見、如果我用舊港的方法,讓人走海運把鳥糞運送到沿海,在沿海建造化肥廠,那化肥的價格能不能減少到十文一袋?”
朱由檢的話讓孫元化語塞,他頓了頓後才作揖道:
“這個……下官未曾聽聞,也不知道用鳥糞是否可以,具體的可以先試試。”
“行、我知道了,你先讓農業司在松江、天津、旅順和登來、廣州、北港等地建立幾個年產百萬斤的化肥廠吧。”
“是……下官告退……”見朱由檢不再多說,孫應元也慢慢退了下去。
看著他退下去的背影,朱由檢也皺眉想了想舊港的人力問題。
“還是太少了……看來得從顏思齊那邊著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