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腿部遭受重創之後,站立便成為了一件難事,不得不依託柺杖來走路。
本以為這樣也就算了,但似乎是醫療手段過於野蠻,導致了他的腿每到雨季都會疼痛難耐,讓他食不下咽,暴躁如狂。
長期維持這樣的暴躁,讓他對漢人深惡痛絕,不斷地壓榨漢人,在短短兩年時間活生生累死十幾萬漢人,才開墾出了這四十餘萬畝耕地……
望著眼前的耕地,努爾哈赤難得壓住了腿部的不適感,冷靜的分析著一切。
從去年入冬前黃臺吉向他上疏,明軍有可能會以科爾沁為目標掃北,然後謀求包圍大金,最後全殲後,努爾哈赤就開始佈置了起來。
即便已經半截身子入土,但努爾哈赤的腦子還能運轉,他還能判斷出明軍會怎麼打科爾沁。
為此他做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方式。
首先就是加強烏拉城外圍城池的兵力,派出了一直內鬥不斷的代善和莽古爾泰、嶽託等數人,留下了最不可能成為大汗的阿巴泰。
這麼一來、即便他的權威不如以前,也不至於有人敢於違抗他。
人能感覺到,他似乎活不長了,興許死亡也就在這幾年的時間。
他最想做的,是在死前保證大金的安穩,並且選出一個合格的大汗,不讓大金在他死後快速滅亡。
他中意的人選,實際上一直都沒有改變過,而對方也一直沒有讓自己失望。
這個人是黃臺吉,而對於他在上京所做的一切,努爾哈赤都看在了眼裡。
三年的時間,把手下兵馬從一萬多人拉到兩萬六七的程度,不得不說他的有些手段讓努爾哈赤刮目相看。
只是只有這點兵力,依舊不能穩妥的讓他成為大汗,原因也很簡單。
黃臺吉手下的人,除了六千多人的兩白旗外,其他兩萬人都是漢人和蒙古人。
就這件事情,他膝下的諸多貝勒和貝子沒有少嘲笑他。
或許他們都認為,被派往上京的黃臺吉,實則就是被流放的傢伙。
他們或許不會想到,派往上京是努爾哈赤保護黃臺吉的一個手段。
除了黃臺吉,努爾哈赤看不上其他的子嗣。
想到黃臺吉,努爾哈赤用虛弱的聲音下令道:
“下令、調阿敏前往上京,歸黃臺吉節制……”
“告訴黃臺吉……科爾沁的事情,由他來操辦……”
“如果明軍真的攻打科爾沁,最好是吞併科爾沁後返回上京……”
努爾哈赤說話很費力,而阿巴泰聞聲也如努爾哈赤預料的一樣,沒有表露出什麼不耐煩的神色,而是應下後轉頭吩咐其他人,派快馬去通知黃臺吉、阿敏。
努爾哈赤對此很滿意,而對於南邊的安排,他也拿出了章程。
“派人告訴代善,讓他接管亦東河城,再命莽古爾泰帶兩藍旗的兵馬,繞過遼河南下,前往大寧叩關……”
“一旦……一旦明軍回援……立馬帶兵繞路返回興京……”
“如果明軍沒有……就劫掠大寧,為我們積攢足夠過冬的糧食……”
“汗阿瑪,我知道了,您好好休息吧。”阿巴泰說著,而努爾哈赤也滿頭大汗的靠在了輪椅上。
顯然、又有一場雨要來了,而他也再無力壓制腿部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