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根據經驗記載,要把準確的比例、流程全部寫下來,一些器械給它們命名,按照我在燕山教材裡,物理和化學的格式來寫。”
朱由檢特別交代了記錄的事情,因為這個東西實際上就是中西方科技拉開的原因之一。
除了這個之一,其他的之一便是人口和經濟模式。
正如馬嘎爾尼把蒸氣機、棉紡機、梳理機、織布機帶給乾隆做禮物,並猜想這些禮物會讓乾隆感到驚奇而高興一樣。
對於乾隆或者歷代中原王朝來說,哪怕是換了一個漢人王朝,見到蒸汽機這些東西的時候,除非可以用作軍用,不然他們不會學習。
人口眾多代表需要解決就業崗位,而一旦蒸汽機這些產物釋放出大量從事紡織類勞動力的時候,這群人就成為了不安因素。
明代已經發展到了封建王朝君主專制的巔峰,朱由檢知道它始終要垮塌的,因為這是他無法阻擋的。
不過、在制度垮塌前,他會解放足夠多的勞動力前往海外的疆土,到時候即便大明垮塌,海外的疆土依舊是漢人的。
只要是漢人的,其他的漢人就會想著去爭奪,而這也就是大一統。
同為漢人的其他漢人統治者會害怕另外的漢人統治者崛起來吞併自己,所以自己必須提前下手去吞併其他人。
也就代表、朱由檢只要能把人放出去,就等同於他提高了“大一統”的要求和華夏的基本盤。
到時候不管怎麼打,下一個漢人國家的疆域也小不到哪裡去。
要想要解放大部分人前往海外,工業革命是必須的。
他一個人引領,哪怕死前只能把大明帶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程度,工業革命的紅利,也足夠大明吃上一百年了。
一百年後即便大明垮塌,那給新王朝留下的也絕對是一筆豐厚的遺產。
想到這裡、朱由檢詢問了一些畢懋康關於高爐、金屬熔鍊、合金等等方向的研究。
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關於火藥、軍事方面的研究。
這其中有一個好訊息,那就是製作擊發槍火帽和底火的雷酸汞,目前已經初步研究出製作它第一步的硝酸汞了。
之後只要把硝酸汞再與乙醇作用,就能得到灰雷汞,然後進一步得到白雷汞。
只要把雷酸汞製造出來,大明就可以將它用於配製火帽槍的擊發藥和針刺藥,也可以用它來裝填爆破用的雷管。
這些東西弄出來,加上眼下的車床和鑽床,再解決密封的問題,明軍就可以得到兩百年後的後裝擊發槍了。
有了擊發槍,七十九萬明軍的規模,不考慮後勤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推平歐亞大陸。
只是這些又如何呢……
朱由檢皺了皺眉,他想到了大明眼下內部的政治矛盾。
“哥哥在……”
“砰——”
朱由檢話還沒說完,突如其來的火炮聲便擴散到了整個軍備院內,讓朱由檢下意識摸向了腰間。
“殿下勿要驚慌,這是萬歲在觀看火炮院的研究。”
畢懋康連忙開口,而朱由檢一聽,手也放到了原來的位置。
“走、看看去。”說罷、朱由檢就朝著聲音傳來的地方走去,孫守法和陸文昭也緊隨其後。
畢懋康見狀,對宋應星和孫元化道:“火東(孫元化自號),你們二人繼續研究,老夫陪殿下去一趟。”
“是……”孫元化二人作揖回禮,而畢懋康也連忙跟上了朱由檢等人的腳步。
七拐八拐,當朱由檢他們來到總院後門,立馬就看到了後門外一門火炮背後圍著的十餘名火炮研究學子,以及……
“萬歲!”
朱由檢陰沉著臉,對坐在華羅蓋傘下的朱由校陰陽怪氣開口,而正拿著雙筒千里眼的朱由校則是抖了一機靈,轉頭放下手裡的東西,果然看到了自家一臉陰沉的弟弟。
“哈哈哈哈……弟弟來了啊!我就料到弟弟你會來這裡,所以特意來等你的!”
“特意等我?”朱由檢聽到這話有些想笑,卻懶得拆穿自家哥哥的拙劣演技,走上前數步後才看了一眼火炮和華羅蓋傘的距離。
這點距離,最多十來步,如果火炮炸膛……
想到這裡、朱由檢看向朱由校道:
“哥哥若是對火器好奇,注意距離便好了,日後觀摩時,距離火炮百步,步銃三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