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黃臺吉瞭解的,當初從各地遷移的漢人,眼下已經死了二分之一了……
興京的漢人,已經不足三萬,其他地方更是隻有幾百、上千。
也就是說、金國內部的漢人,基本都聚集在上京了。
也正是因為其他地方的漢人死的差不多了,加上當初明軍在赫圖阿拉追殺了不少老弱的女真,這才導致了金國沒有爆發饑荒。
對於代善和莽古爾泰為了讓女真人活,為了讓手中權力穩固,致使十幾萬漢人殞命的手段,黃臺吉心裡很是不滿,但也沒有辦法。
此刻的他,因為手中女真牛錄的不足,並不被兩人所重視。
可他知道,再這麼內鬥下去,恐怕最多三年,朱由檢就要再組織十幾萬大軍進行北伐了。
這次的北伐力度可就不比之前了……
“朱由檢滅了河套三大部,聽說又著手對吐蕃各部進行收復安撫,恐怕他們手上馬步兵的數量,比起當初復遼多了十倍不止。”
黃臺吉沉著的對身旁的濟爾哈朗開口,表情凝重:
“一旦遼東眼下的四百萬百姓安穩下來,明軍的北伐恐怕就不遠了。”
“上次我們是因為他們馬步兵不足,才能在前期打的遊刃有餘,而他們只能步行慢慢包抄圍剿。”
“但是這次、他們的包抄圍剿恐怕就不是上次那種呆仗的打法了……”
復遼之役,這是黃臺吉心中的痛。
如果在前期打下威寧營堡,然後衝入遼東腹地,收颳了部分物資後就撤退,以他們的馬步兵數量和機動性,明軍連他們屁股後面的灰都吃不到。
結果就因為想圍點打援,給了明軍步兵的包抄時間,最後被逐漸縮小包圍圈,伏擊戰死了最精銳的大量兵馬。
活下來的那些人,也似乎是患上了恐明症,對遼東明軍不斷的擾邊視而不見,只敢躲在城牆背後。
明軍擾邊的數量在變多,從天啟三年之後的每隊十二人,發展到天啟四年的每隊上百人,到了今年更是能組織每隊三百人,數量幾十支的擾邊部隊。
可以看出、遼東明軍的騎兵數量在變多,而騎兵變多,自然也就代表馬步兵的數量在變多。
黃臺吉不知道遼東明軍有多少馬步兵,因為有錦衣衛存在,所以派出去的探子都很快就失去了訊息。
錦衣衛入侵不了大金,大金也難以入侵遼東,情報上的刺探一時間陷入了僵持。
只是這樣的僵持,拖下去顯然對大金不利。
大金的人口數量擺放在這裡,即便發展的再好,也不過就是五萬不到的真虜罷了。
可明軍呢?
遼東的人口已經達到了四百多萬,他們安穩之後,養活十幾萬兵馬並不難。
更何況、這樣的人口增速還在隨著朱由檢的遷移手段而不斷變多,遼東的實力也會越來越強。
想到這裡、黃臺吉就心裡一沉。
他不知道自己聯盟漠南漠北的行為,能拖住明軍多久,但他知道,以朱由檢的性格,只要明廷內部不爆發尖銳的矛盾,恐怕明年開春之後,朱由檢就會舉行第二次北伐。
甚至朱由檢可能會打哪裡,黃臺吉都大概猜出來了。
科爾沁部……
這是顯而易見的,只要科爾沁部沒了,只要哈剌溫山被明軍佔領,那女真就失去了盟友,被切斷和其他蒙古部落的聯絡,並且陷入了大包圍中。
北面的北山寒冬刺骨,糧食根本無法種植出來,東面又是大海,南邊的遼東和朝鮮的鏡城都有明軍駐紮。
現在只有哈剌溫山脈沒有明軍的蹤跡。
只要哈剌溫山脈丟失,金國的覆滅就是時間問題了。
“必須讓阿瑪準備明年支援科爾沁……”
想到這裡、黃臺吉站了起來,對濟爾哈朗道:
“我要你回一趟興京,把我的一些猜想告訴汗阿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