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朱由檢沉著了眼神道:“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要帶他們實踐。”
“十月初一開始講課,講到明年的開春後,就帶他們上戰場實戰!”
朱由檢沒有太多時間,更何況這些學子已經在學府裡接受過一年的軍事學習,眼下要做的就是一點點的將知識吃透,並用在戰場上。
至於為什麼朱由檢還要讓他們上戰場前再學半年的兵法,是因為那些兵法是朱由檢這幾個月里根據騎兵和步兵、火炮三協所編撰的軍事教材。
之前學府裡教的,雖然有這方面的學習,但主要還是冷兵器的陣法和基礎的號令。
大明要率先從冷熱兵器過渡到熱兵器,所以軍事教材的更迭,絕對是諸多教材中最快最多的。
只有戰場能磨礪出來人,一味地將這群少年人放在學府裡學習,最後只能培養出馬謖那樣的理論家。
“殿下、帶他們上戰場是不是太早了?”
“是啊、他們其中不少人只有十三四歲,大一點的也不過十七八。”
當朱由檢的命令下達,滿桂和孫應元遲疑著提出建議,而朱由檢卻說道:
“不管年紀大小,軍中總需要書吏吧?”
“讓他們先從書吏做起,適應了戰場再去做普通的將士。”
“末將領命……”孫應元和滿桂聞聲,也只能無奈的應下。
不過他們倒也不覺得朱由檢對這群人殘忍,畢竟朱由檢本身就是從十二歲上戰場開始的。
他都以身作則了,下面的人估計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畢竟在學府裡的時候,所有人都憧憬著上了戰場,想象著自己立下功勳後,親自見到那傳說中齊王殿下的場景。
滿桂他們擔心的,還是這群少年人接受不了殘酷的戰場。
“陸文昭!”
“殿下……”
朱由檢忽的喊了陸文昭的名字,陸文昭也下意識站了起來。
面對陸文昭,朱由檢則是對他交代道:“從這四萬人裡選出四百人加入錦衣衛的監察司。”
說罷、朱由檢又看向了曹化淳:
“明日我要舉行宗議,而哥哥會舉行常朝。”
“不出意外,從明日開始,兵部和禮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都會革新改組,而茶課司和鹽課司也會革新。”
“告訴顧秉謙,交出一份可以運轉茶課司和鹽課司的中層官員名單。”
“除了官員的名單,可以成為書吏的人都前往兩司做事。”
“至於那四千多可以外派為官的……”朱由檢看向了滿桂、孫應元:
“召集所有傷殘退役的將士,還有宣告五軍都督府,將軍中受傷和患病的一些將士都篩選出來。”
“再告訴可以外放為官的學子,還有其他學子,若是想要為官,就正常的準備恩科,選上的人就去兵馬司、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為官,選不上的繼續擔任兩司的書吏。”
“記得安撫他們,即便恩科失敗也別灰心,吏制會在明歲發生轉變,胥吏也照樣可以為官。”
“奴婢領命。”曹化淳聽著這一個個訊息,心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不止是他,其他人也都覺得,恐怕明日將會是史書將濃墨重彩的一筆。
就是不知道、自家殿下,將要以什麼方式來震懾百官的反撲了。
對官制下手,恐怕這次的反撲,將比以往所有的反撲規模還要大……
還是老樣子,四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