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這次大旱把袁可立拉下馬,然後扶持閹黨自己的人上去,這才是他想做的。
眾人都不傻,看得出來,這廝的手段和心思,而作為閣臣之一的孫承宗也不得不開口道:
“便是不從戶部調糧,也可以從南直隸借糧。”
“借糧?”魏廣微突然強硬的對孫承宗詢問道:
“敢問孫閣臣,自泰昌元年開始,山東向南直隸借了多少糧?又歸還了多少?”
魏廣微一句話立馬讓孫承宗語塞了,而他也趁熱打鐵道:
“天啟二年山東地龍翻身才向南直隸借糧一百四十餘萬石,至今尚未歸還,而南直隸去歲地龍翻身,應天府蘇、松、鳳、泗、淮、揚、滁州等處同日地震,找山東歸還糧食時,袁禮卿(袁可立表字)又哭窮不還。”
“今歲本來袁禮卿已經答應歸還,結果現在山東大旱,他不僅沒有歸還,還要向朝廷討要糧秣,絲毫不考慮朝廷的困難。”
“任期五載,沒有做出一件有益朝廷、山東之事。”
“敢問趙尚書,按照吏部的考功,這袁禮卿真的合格嗎?”
魏廣微咄咄逼人的模樣讓人心生厭惡,而面對他的質問,趙南星卻不緊不慢,拖著病體回應道:
“咳咳……天災人禍,如果都怪罪一人身上,那豈不是太過荒謬了?”
“魏閣臣只知道山東大旱,卻不知道袁禮卿五年之內,帶著山東百姓新墾田畝六十餘萬畝,建造堤壩水渠六百多處,還參與平定了白蓮教叛亂。”
“這些功績,若是真的考功追究,恐怕只有引進內閣才能對等,而不是讓尸位素餐的人投機取巧上位。”
趙南星巧妙化解了魏廣微,順帶還噁心了他一把。
不過魏廣微都願意給魏忠賢當狗,臉皮什麼的對於他來說也就不重要了,因此他堂堂皇皇的反駁道:
“天災人禍不能怪罪一人身上,這話說得好!”
“如果老夫沒有記錯,想當初高攀龍,萬言揚等人也常常將齊王和天災牽扯在一起。”
“為何當初吏部不反駁,而現在開始反駁了呢?”
“好了……”見雙方都互不退讓,儘管葉向高看著頭痛,卻還是不得不以內閣首輔的身份站出來當和事老。
他對著兩人安慰道:“眼下不是在論罪,事情也不是發展的不能緩解。”
“五部四寺先分攤三十萬兩,太倉也先調九十萬石糧南下濟南,如果事態不可控,再用三十萬兩從江南買糧北上吧。”
葉向高想做和事老,卻被黃立極冷哼道:
“哼!大明朝這些年,年年國庫虧空,正是因為爾等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才導致的結果!”
“是嗎?”忽的、一直旁觀的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左光斗忍不住開口了。
他對著黃立極和魏廣徽等人便質問道:
“國庫年年虧空,難道不是內廷大興土木所導致的嗎?”
說到這裡、左光斗站了起來,對著文華殿內四十餘名高官開口隆聲道:
“內廷大興土木,而外廷各級官員面為忠順,實則暗地裡趁機搜刮。”
“左光斗!修建三大殿是萬歲的旨意。”魏廣微皺眉呵斥,而左光斗也不退讓道:
“修建三大殿是國本,這點下官沒有意見。”
“可是近來司禮監大興土木,內官監大興土木,它們所用的木料,都從是遼東深山運出,漂洋過海抵達天津,再以人力運到京城。”
“這其中的彎彎繞繞,諸位上官不可能不知道吧?”
左光斗說著,忽的看向了畢自嚴:
“畢尚書,您代管戶部,應該看過戶部的賬目。”
“內廷挪使用者部的銀兩數目有多少?修建司禮監、內官監所用的材料又需求多少?用度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