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由於連日的奔襲,加上從昨天開始就一直不停的大雪,兩萬騎兵選擇了下馬步行,因此行軍速度很慢。
這樣的行軍速度,對於朱由檢來說,有了更好打量這個後世被稱為“鹿城、包頭”的地方。
朱由檢不知道在戰國、秦漢、隋唐這個上千年時間裡的這個地方是什麼模樣,但在他的眼中,明代的此地可謂貧瘠。
處於前套和後套連線處的它有許多名字,三國時期比較知名的呂布也出生於此。
可以說、在唐末以前,這裡都是一塊水草豐美,人畜興旺的地方。
但經過了唐末到明初,近四百多年的濫牧行為,此時的九原已經不復當年的盛況了。
儘管黃河兩岸能看到不少綠植,而此地也看得出可以耕種、但能耕種的地方少之又少。
朱由檢參與復套一戰,不僅僅是為了收拾套虜三部,也是為了親眼看看這個時代的河套,才能更好的做出遷移陝北和關中百姓的計劃。
在前套時,他還比較高興,因為前套還算富碩,儘管比不上關內一些富碩的地區,但也有足夠的河流和湖泊來進行耕種。
加上整個前套基本上都是牧場,如果要弄成耕地,比起其他地方也容易許多。
就前套可以開墾的地方來說、足以開墾上千萬畝,養百萬百姓。
但到了九原之後,朱由檢只是草草一看,便知道這塊地方在這個時代,頂多只能開墾一二百萬畝耕地。
也就是說、目前所探知的河套地區,如果按照一人五畝的標準,那隻能養活二百來萬人。
這聽上去已經很不錯了,因此朱由檢也沒有特別氣餒,而是對接下來的後套充滿了期待。
如果後套也能開墾數百萬畝耕地,那麼陝西的百姓密度就可以大大的下降,從而提高百姓的抗災害能力了。
“殿下、這大雪太奇怪了,從沒有聽過正月還下如此大雪的訊息。”
正當朱由檢在想著如何準備陝西百姓遷移河套的時候,曹文詔的一席話把他拉回了現實。
他抬頭看了一眼天空不斷落下的雪花,心裡雖然也覺得奇怪,但是一想到這是明末,這是小冰河災害不斷的時代,也就釋懷了。
“大雪頂多下到二月下旬,到時候我們已經把火落赤解決了。”
“現在的重中之重,還是先抵達後套,或是受降當地的土默特領主臺吉,或是動兵將他們殲滅。”
“總之不能讓火落赤西逃。”
朱由檢可不會坐視火落赤帶兩萬兵馬和四五萬部眾遷移投靠瓦剌,不管他能不能遷移這數千里路程,總之朱由檢不會給他和瓦剌這個機會。
單說瓦剌,熟悉明代歷史的都知道它是誰,朱由檢也不例外,而瓦剌之中有一部,則是更為熟悉清代歷史的人所知。
準噶爾……
朱由檢微微皺眉,儘管他知道,眼下的準噶爾部才剛剛在瓦剌內部抬頭,甚至都算不上第一大部落。
但誰知道火落赤西逃後,會給瓦剌內部帶來什麼樣的幫助?
萬一蝴蝶效應,導致瓦剌聯盟把屬於東察合臺汗國的葉爾羌和吐魯番、哈密給滅掉怎麼辦?
別搞得到時候要朱由檢自己來遠征這個盤踞西域的勢力。
因此、他不會給瓦剌增強實力的機會,也不會讓火落赤北逃成功。
“傳令孫傳庭、楊肇基,封鎖黃河西岸,別讓火落赤成功渡河。”
“是!”
朱由檢熟練的下令,而曹文詔也老實應下,隨後派出了塘騎,準備沿著黃河尋找孫傳庭和楊肇基的蹤跡。
之後朱由檢繼續領兵向後套前進,只是天空上飄落的雪也越來越大了……
下午四點準時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