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當他們的使者帶著投降書抵達扎薩克城的時候,滿桂在看到信中內容,就明白了這三十八部的困境。
“這有點不好辦……”
看著手上如燙手山芋一樣的降書,滿桂緊皺著眉頭,對旁邊的副將說道:
“魯欽總兵到哪了?”
“塘騎沒有傳來訊息,但是按照昨天午後的訊息來看,應該已經抵達連城(庫布齊沙漠)了。”副將回應滿桂,而滿桂聽後也說道:
“讓他不要繼續掃蕩黃河南北了,殿下和孫經略已經出兵後套,現在讓他帶兵南下,去紅鹽池受降,隨後帶著三十八部的人馬前往……”
吩咐到這裡、滿桂反而吩咐不下去了。
如果把三十八部的人趕到關內,那麼北軍都督府就得負責管理他們不暴動,這就相當於把魯欽這部牽制在關內了。
如果讓三十八部留在紅鹽池的大營,那明軍就要負責他們的一部分吃食。
因為牛這樣的牲畜,在戰後必然要交給陝北移民前往河套屯墾用的,不能給他們再任意宰殺。
可問題來了、從大同、太原、延綏三地隨意調撥糧食前往紅鹽池,都需要十幾萬民夫幫忙才行。
臨時招募民夫顯然是不可能的,這麼一來還是需要將一部兵馬的後勤民夫調來負責這十幾萬套虜的糧食輸送問題。
因此不管怎麼樣,反正為了保障他們的生計,就必須有一路兵馬留守下來。
至於滿桂為什麼不把他們調往板升城,這自然也是不敢。
萬一這四萬人前往板升城後,突然暴動,隨後北逃投靠察哈爾部,那明軍就有苦說不出了。
因此想了想之後、他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傳令魯欽,命他帶軍前往紅鹽池,監督套虜三十八部,將他們遷往山西偏關一帶。”
相比較貧瘠的陝西,滿桂還是選擇了將這三十八部遷移去了山西長城外的偏關一帶。
山西百姓和軍戶分田已久,糧食也較為穩定,雖然這樣安排,依舊要每個月拿出數萬石糧食來安撫三十八部,但總比留在紅鹽池和放任他們北逃要好。
滿桂以北軍都督府都督的身份下達了軍令,而副將聞言也只能照辦。
好在魯欽部也不是掃套的主力部隊,撤下去倒也沒有什麼事情,就是功勞這塊落下了。
不過也不要緊,戰後補些功勞給他就行。
“大軍準備一下,明早出城,向西北追擊火落赤五部,想來兀烈會留下不少痕跡給我們。”
“另外通知其他諸軍,別把火落赤放跑了。”
安置完了三十八部的事情,滿桂也開始準備對火落赤的圍剿了。
自萬曆二十一年以來,大明西北的邊患,基本都有火落赤的身影。
前期的他還只是小打小鬧,中後期就開始攪的大明西北不得安寧了。
別的部明軍都能放過,唯獨他們四部不行。
這不僅僅是滿桂的想法,也同樣是所有明軍將領的想法。
由於大雪漫天,因此信鴿不能再使用,滿桂只能連夜派出八百里加急的塘騎。
最先收到情報的,則是五百里外的連城魯欽部,以及剛剛抵達四百多里外,陰山山脈石柺山(包頭)的朱由檢所部。
接到令的魯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南下,準備去接管紅鹽池的鄂爾多斯三十八部。
畢竟他只是山西總兵,而滿桂是他的上級。
相比較他,朱由檢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在他接到令的時候,已經是正月十七的中午了。
此刻大軍正在前往後套的路上,路過此地時朱由檢接到了滿桂的訊息,因此加快了行軍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