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人數倒是有十四萬,但真打起來,恐怕早朝還沒開始,就要被四騎衛全部打趴下了。
沒了京營,勳貴還有什麼底牌?
鹽商?
別說笑了、他們要是真的敢鼓動鹽商,朱由檢估計得樂死。
遼商的下場是什麼?整個大明已經沒有人不知道了。
朱由檢忍受遼商三次通敵的結果就是,這件事情尤為惡劣,一旦商賈犯事,他就可以把這個事情扯出來。
別提什麼小部分人,當初遼商事情的時候,文臣就是那麼說的,結果文臣被遼商啪啪打臉,最後還被朱由檢上奏的軍報裡狠狠嘲諷了一番。
商賈再敢犯事,朱由檢可就沒有忌憚的可能了,那就是直接拔刀了。
這次的事情、張維賢等人看得清楚,僅憑勳臣的勢力是鬥不過朱由檢的,他們也不可能倒向文臣,因為他們手上的本錢太少了。
文臣也根本看不上即將被廢的京營。
但這倒不是說文臣不會管他們,相反、文臣一定會大管特管。
無他、再讓朱由檢革新五軍都督府、裁撤天下衛所、改組京營,那文官就真的只能引頸就戮了。
即便眼下朱由檢已經掌握了天下六成以上的兵權,但最少還有三成是站在文官那邊的,剩下搖擺不定的也可以拉攏。
原因就是、五軍都督府根本沒有威信可言,大明自土木堡之變以來,原本是五軍都督府後勤管理處的兵部異軍突起,早就奪了五軍都督府的兵權。
現在朱由檢要求革新五軍都督府,革新的要求是什麼文臣們不知道,但他們知道一點。
五軍都督府如果死灰復燃,那兵部又要淪為後勤處了,甚至連後勤處都排不上,因為御馬監包辦了一切。
沒有了掌控兵權的名義,那文官手裡的那三成兵權,也不過就是幾個調令就消弭的事情罷了。
造反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幹的,因為推不出一個主心骨。
他們只是想遏制朱由檢,讓他別太過分了。
不過從他們的想法也能看出,他們對朱由檢漸漸已經開始畏懼。
從一開始想要讓朱由檢迅速就藩,再到朱由檢一離開京城他們就恐慌,連續數次上疏讓朱由檢奉京就藩。
再之後還想拿下朱由檢的兵權,結果再到現在,他們已經不可能卸掉朱由檢的兵權,只是想著遏制朱由檢,保持眼下的均衡局面。
不過、這樣的局面下,總是有些人願意給勳貴當槍使,而這人便是東林之中只懂得黨同伐異的高攀龍等人。
他在皇極殿上大聲彈劾朱由檢,渾然不顧朱由校微微皺起的眉頭。
“復遼結束,齊王復遼總經略的官職已經取消,但齊王卻還能隨意指揮上直、拱衛營等兵馬,臣從未聽過,有哪一朝的親王可以不經過兵部和皇帝來私下調動兵馬的!”
“萬歲!齊王今日敢廢黜恭順侯府,那明日是不是就要作亂犯上呢?!”
高攀龍語氣悲慼,跪在金磚之上,手持笏板的模樣,讓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朱由檢已經造反了。
“萬歲!臣萬言揚附議,請萬歲命大漢將軍前往燕山大營,請齊王奉京就藩!”
萬言揚也站了出來,而此刻的奉京就藩意味已經變了,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圈禁。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這種時候、齊王黨的官員主動走出來,持著笏板大聲道:
“誰都知道,齊王殿下一心為公,再說,若是要造反,何不在先皇大行之時?為何要拖到現在?”
“萬歲!臣請治高攀龍、萬言揚離間天家之罪!”
“萬歲、臣等附議……”
一時間、皇極殿數百大臣中,近十分一的官員站了出來,這其中有齊王黨、有閹黨,總之他們都知道,除非皇帝表態,不然必須要站在齊王這邊。
齊王表現得越強勢,這說明他們的選擇越對。
諸黨被壓制的越慘,那麼空出來的位置才有他們坐上去的機會。
“萬歲!臣……”
“行了……”見高攀龍和萬言揚以及一眾東林文臣還要說,朱由校不耐煩的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