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是我父親。”馬哨理直氣壯。
“……”石鴉一滯,想要再問些什麼,卻不知道該怎麼問。
眾人吃著烤牛肉。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要去狩獵野牛了。”烤肉快要吃完的時候,石鴉又開口道,“為了補充食物,以及收集皮草——商人近期可能會來到,我們可以交換一些東西。”
“美國商人?”馬哨隨口問了句。
“沒錯,就是白人,總有一些人,為了錢願意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石鴉說,“這些商人往往也很危險,他們每個人都會佩戴武器,到時候我們得小心應付。”
馬哨聞言,心中有些期待,畢竟美國商人必然會帶來許多外界的新訊息,印第安人的資訊實在是太閉塞了。
不過緊接著,一個問題就讓他有點犯愁。
他的英語水平。
作為一個普通大學出身的理科生,馬哨的英語水平本就不好,在英文字母都難見的印第安社會生活幾年之後,他的英語水平更差了。
差到什麼地步?
他甚至一度想不起P站的全名應該怎麼拼。
再加上這個時代的英語和後世本就有一些區別,馬哨覺得,自己多半已經聽不懂幾個單詞了。
“美國商人來了之後,我們要怎麼和他們交流?”馬哨遂問道。
“他們之中有人懂一些阿帕奇語。”石鴉解釋說,“當然,我們也有懂英語的人。正常交流問題不大。”
“誰?”
“就是我們的大祭司,下雨天。”
這個答案並不算意外,馬哨點了點頭。
石鴉緩緩說道:“下雨天是個厲害的人,除了阿帕奇語之外,他還懂很多語言,比如蘇族語、阿拉帕霍語、科曼奇語……當然還有一些白人的語言,不過他說他對白人語言掌握得不熟練。”
這倒讓是馬哨感到驚訝了,沒想到下雨天掌握的外語居然如此豐富。
就算下雨天英語不熟練,應該也比自己強一些吧——馬哨對自己稀爛的英語毫無信心。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阿拉帕霍人沒有來犯,防守此地的阿帕奇人頗為安逸。
馬哨的主要工作便是在族人當中製作推廣馬鐙和強弓,爭取早日讓所有阿帕奇人都裝備這兩樣。
到時候全族戰鬥力必然更上一層樓,阿拉帕霍人就算大規模來襲,也無須太過擔心了。
在此過程中,馬哨和大祭司下雨天交流頗多,並且趁機向他“學習”了一些英語。
所謂的“學習”,就是馬哨假裝從認識26個英文字母開始學習英語,然後沒幾天就展現出直逼小學生的英語水平,成為整個阿帕奇營地第二個會說英語的人,狠狠地震驚了一把下雨天乃至所有人。
除此之外,馬哨有時還要加入狩獵隊,外出營地去狩獵北美野牛。
狩獵北美野牛的過程不算輕鬆,可以看作是一場低烈度的戰鬥,經常會有人受傷。
這些野牛體型龐大,動輒能達到一噸,性格也頗為兇悍,而且總是一大群一大群地出現,漫山遍野,橫衝直撞。
狩獵者一旦被牛群圍困,便有性命之危,幾頭牛頂上來,人馬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