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觀眾既然千里迢迢從國內飛來聽音樂會,肯定是因為喜歡,主觀濾鏡肯定很深。
“所以,採訪國內觀眾,基本是不會有差評的。
“為了獲得最真實的觀眾反饋,我們決定採訪國外觀眾。
“跟我過來,前面有一對外國情侶,我們上去問問看。”
激盪新聞記者帶著攝像師,走向剛剛走出的音樂廳的一對外國情侶。
這對情侶看上去二十七八歲年紀,一邊走一邊正在說著話。
激盪新聞記者走上去,用英語打招呼:“你們好,請問可以回答幾個問題嗎?”
這對國外情侶非常熱情,見到有攝像機拍攝,便一起朝著鏡頭揮手:“嗨!”
激盪新聞記者直接進入正題:“請問你們來自哪裡?”
情侶中的青年答道:“我們就住在曼徹斯特。”
激盪新聞記者繼續提問:“你們是什麼關係?是情侶?還是兄妹?”
兩人相視一笑,外國青年答道:“她是我的女朋友。”
激盪新聞記者繼續:“伱們是什麼原因來聽這場音樂會?”
外國青年和女朋友溝通一下,然後答道:“我女朋友很喜歡維也納愛樂樂團,聽說樂團要來曼徹斯特辦音樂會,就關注了一下。”
激盪新聞記者:“所以,你們就是專門來聽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的,是嗎?”
外國青年答道:“一開始並沒有決定要來,先是關注這場音樂會,然後看到新聞,聽說音樂會的主題是一場悽美的愛情故事,我們當時就決定要一起來聽。”
激盪新聞記者:“那你們知道今晚音樂會的小提琴首席是誰嗎?”
外國青年歪了一下腦袋,答道:“是一位來自東方的演奏家,第一次見到,聽其他觀眾說得過很厲害的獎。”
激盪新聞記者:“那你覺得這位小提琴首席的演奏怎麼樣?”
外國青年豎起大拇指,答道:“很棒,我們都很喜歡。”
採訪結束。
由於採訪全程用的英文,所以看影片的很多觀眾是聽不懂的。
因此,提問結束之後,激盪新聞記者轉向鏡頭,用中文簡單的總結了一下采訪的內容:
“這兩位國際友人就是曼徹斯特的本地人,是一對情侶。
“他們事先不認識陸湘兒,但女孩很喜歡維也納愛樂樂團。
“他們是得知今晚的音樂會是愛情主題,所以才決定一起來聽的。
“他們對音樂會的評價很高,認為陸湘兒的演奏很棒。
“為了擴大采訪樣本,我們再找幾位外國觀眾進行採訪,跟我來……”
激盪新聞記者按照不同的年齡層,分別找了五組外國觀眾進行採訪。
全部採訪完之後,激盪新聞記者對著鏡頭總結道:
“我們採訪了五組外國觀眾,年齡從九歲到六十歲都有。
“五組觀眾對音樂會的評價都很好,其中對音樂會稱讚最熱烈的是一位五十歲的大叔。
“大叔說他也是做音樂類工作的,豎起大拇指稱讚音樂會特別棒,還說下次有機會,還要把再聽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