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文道之花匯聚。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文道修士透過寫文章匯聚才氣,才氣匯聚,會在上空形成一種才氣之花。
這是文道三花之一。
才氣之花。
陳勝透過三篇文章,漸漸匯聚出很多的才氣。
而這些才氣已經在他的頭頂顯現。
此時觀察陳勝文章的人都發現了。
“這三篇文章居然匯聚了這麼多的才氣。”
有人很驚訝。
有聖者在默默計算陳勝才氣從什麼地方開始匯聚。
按照之前的文章計算這才氣之花,會有多大。
“你們說他這才氣之花會不會結果?”
“不會,也不可能。”
“這三篇文章不過是佔了立意新穎,雖有才氣顯現,但是在我看來也止步與此,想要才氣結果,這樣的文章還要幾十篇,很難。”
一位聖者在簡單的估算著。
“你沒見過昔年屈子以文才成聖,他的才氣之果,才氣之花,那大小數量不可同日而語,正常來說十朵花,才能結出一顆果子。”
“他這才氣之花能匯聚都很難,更何況才氣結果,不過這般才氣,積累下去,倒是有結果的可能。”
屈子成聖,在幾十年前,那是文道的盛事。
屈子才華驚世,文章獨具一格,將楚地七百年文化,匯聚一爐,《離騷》等文章都是震驚天下的作品,一人之力,與《詩經》抗衡,這樣的人七百年一出,而今而後想要再出,何其之難。
“如果他學荀子的風格穩紮穩打,說不定有機會開出才氣之果。”
雖然他們是文道聖者,但是依然毫不掩飾對好文章的欣賞之意。
荀子的文章在諸子之中也是才氣縱橫之作。
特別是勸學篇,那是才氣縱橫數十里,天下稱讚。
有這兩位百年最傑出的文章聖手珠玉在前,陳勝的文章確實不算好。
但是即將凝聚才氣之花,確實是很多聖者都眼熱的。
“好好的學什麼雜家,就憑這文氣、才氣、志氣,只要他投我顯學門下,未來必然是一位聖道之才的人物,這樣的路不走,居然去走什麼雜家,真是可惜。”
有聖者對陳勝的選擇頗為不解,在他們看來,陳勝這樣的才情,只要進入顯學,有聖者保護,未來必然可以輕鬆成長。
而雜家雖然有屍佼這位聖者,但是大道不顯,前途難測,這樣的學派想要成長還是很難的。
不過更多沒有說話的聖者,心中則是在默默的計算著。
陳勝其實到現在展現出來的學問也有不少。
對於儒家、道家、法家以及道家都是很有研究。
而他現在所在的雜家,其中並沒有主體思想,雖然這位有再開一道的心思,但是剛剛他文章驗證的東西大家都看到,雖然有構架,但是不夠完善。
如此說來,陳勝其實還沒有完全形成一個雜家的大道。
這樣一來,其實他們還是有機會的。
對,還是有機會的。
諸子百家一大抄。
諸子大道也在吸收對方的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