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離開後。
乾清宮只剩下周皇以及身旁伺候的掌印太監。
氣氛陷入沉寂。
不知過了多久。
周皇腦海裡不由浮現出那道高挑纖細的身影,看向長安的方向,發出一聲悠悠的嘆息。
三日後。
在周皇的授意下,翰林院的文章很快就傳遍整個周國。
周國上下,無論士紳還是百姓看了以後,全都憤恨不已。
乾國那是什麼?
一年前還向朝廷割地賠款的最爾小國!
皇帝陛下對他們那是仁至義盡,非但主動停戰,還將長公主殿下嫁了過去!
結果就換來了乾人的恩將仇報!
囚禁長公主殿下,以長公主殿下的名義派兵入侵,趁人之危,攻佔劍南道。
在劍南道的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這些乾人簡直就是畜生!
一群豬狗不如的東西!
憤怒過後,不少人又將矛頭對準了朝廷領兵的將領。
“那些將軍都是幹什麼吃的!平日裡領著豐厚的俸祿,用到他們的時候就一個個的躲起來,當起了縮頭烏龜!”
“朝廷不是派出了二十萬大軍平叛!這二十萬大軍在什麼地方?還不趕緊滅了那些乾人!”
“老子雖然沒有錢,也沒有糧,但朝廷要是跟乾國打仗,老子肯定衝在最前面!”
“咱們大周兵強馬壯,竟然讓乾國佔領了土地,簡直就是恥辱!窩囊啊!”
“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短短的八個字,背後是多少的妻離子散,骨肉分離,乾人蠻夷也!”
經過將近一年的發展。
大周月刊雖然比不上江月小報那般廣受歡迎,但也深入到了周國的每一個角落。
無論是茶館裡的說書人,還是路邊的窮酸秀才,都會定時定點的讀報。
每一次讀報都能引來一大批的百姓圍觀,讀到興起,還會受到一些賞錢。
讀的累了,又會有人接替。
因此,即便大周多的是不識字的百姓,依舊知道了乾人在劍南道的暴行,一個個義憤填膺。
有一些訊息靈通的商賈聽了,下意識的反駁一句。
“我怎麼聽說,乾人攻佔劍南道後不但沒有屠城,反而分給了百姓田地”
這樣的話,往往還沒有說完,就會引來一群人的攻擊。
“朝廷登報的訊息,還能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