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覺得是劍南道有了叛軍,以長公主殿下的名義,與朝廷對抗。
另一方面,會讓各道計程車紳與百姓對乾人升起憤恨之心,積極的響應朝廷的號召,捐人捐糧捐錢,利於未來的交戰。
同時向諸國傳遞一個訊號,從今以後,周、乾兩國正式開戰!
“奴婢明白。”
王志聽見這話,忙不迭的行禮。
周皇端坐在龍椅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隨即不知想到了什麼,表情變得有些複雜,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王志見狀,心裡立刻有了猜測,能讓陛下欲言又止的只有長公主殿下。
剛冒出這樣的念頭,就聽見周皇緩緩開口。
“東廠可查出,燕北府那名女子的身份?”
王志猶豫了一下,決定如實回答:“回陛下,幾名探子全都覺得,燕北府那名女子的容貌,與長公主殿下的畫像一般無二。”
這句話雖然沒有給予肯定的回答,但也差不了多少。
周皇聽了,不由的嘆了口氣。
其實早在兩三個月前,他聽到長公主率兵勤王的訊息,就已經有了大致的判斷。
畢竟三年前,他奪取皇位的手段,確實傷透了這位胞妹的心。
她想要藉助乾國的軍隊,報復於她,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周皇沒有想到,乾國女帝和乾國丞相竟然真的聽從了胞妹的建議,膽大包天,派兵入侵大周。
更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會允許自己的胞妹離開長安,踏上大周的土地。
如此看來,他這位胞妹確實有些手段。
一旁。
王志見周皇一臉悵然,猶豫了一下,又道:“奴婢派出的探子,畢竟沒有見過長公主殿下的真容,僅僅憑藉畫像,並不能判斷一個人的身份。
奴婢領東廠提督多年,見過不少相貌相似之人,只要稍加打扮,就能迷湖旁人的眼睛。
因此,奴婢覺得,就目前掌握的證據,還不足以確定燕北府的那名女子,就是長公主殿下。”
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周皇看了他一眼,想要說些什麼,又覺得沒有必要,只是道:“再讓翰林院擬一篇文章,就說乾皇囚禁我大周長公主,並以長公主的名義,悍然入侵我大周,實非人君!
和之前那篇文章一起,刊登在大周月刊上。”
“是,陛下!”
王志恭敬的行禮。
周皇坐在龍椅上,沉思了好一會,終於下定決心,看向王志,一臉鄭重的吩咐道:
“去一趟內閣,讓諸位大學士商議一下,寫一篇征討乾國的檄文,在合適的時間昭告天下。”
事到如今,不開戰沒有絲毫意義,無非只是各朝廷的臉面蒙上一層遮羞布,有害無利。
王志再次行禮:“奴婢明白。”
“下去吧。”
“奴婢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