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招兵馬,為正一派專屬,全真不修行此法門。
而道士在授籙以後,天庭會根據出生年月撥付相等數量的兵馬。也稱天兵、録中官將,屬於上壇兵馬,起到的作用是保護壇場,監督和保護法師。
一般行法,如:拜章上表、攘星禮斗、合炁招神,就會所使用的籙中官將。
可惜,法師使用上壇兵馬較為複雜,且條例眾多,必然需要法師有較高的行持以及功德,才能役使上壇兵馬將帥。
現如今,孟凡修為肯定是足夠了,功德更是如此,關係不僅能夠搭上丹天伏魔院,與雷祖麾下天君頗有交情。
故而,在這個天地之間通道未曾斷絕的中千世界,完全可以根據自身品級領取一定數量的天兵天將。
可孟凡覺得,天庭撥調兵馬固然省事,但萬一往後去往什麼特殊世界,天人永恆,兵將怎麼下來就成大問題了,不如自己培養。
就像二郎顯聖真君那人!
話本中,乃是玉皇大帝的親外甥,瑤姬仙子的兒子,玉鼎真人之徒弟,儘管受封昭惠靈顯仁右王,但他卻不受天庭俸祿,不上朝,不覲見,不站班,俗稱:
聽調不聽宣,遠愁近慮,不亢不卑。
簡而言之,就只想在灌江口安享人間香火,圖個耳根清淨。
不過,這位尤喜打獵,且排場很大,所經之處,通常都是狂風滾滾,慘霧陰陰,此為麾下兵馬不凡,絕不輸天兵天將——
梅山六兄弟開道,一千兩百名草頭神押後,架著鷹犬,一個個腰挎彎弓,手持利刃,縱風踏霧,一時間飛沙走石,塵土飛揚,激起千層人浪。
而這也並非花架子,六兄弟趁著二郎神大戰孫悟空之際,傳號令,撒放草頭神,他們縱著鷹犬,搭弩張弓,一齊掩殺,夜貓驚宿鳥,直殺得花果山四健將及群猴丟盔棄甲、四散逃竄,一時間,即捉拿靈怪二三千。
這般策應二郎神,也使得孫大聖自覺心慌,在倉皇分心中落入下風。
正因為如此,孟凡有雄心壯志,一點點將自己在戰場上收攏的私兵,培養得能挑大樑,隨他征戰諸天萬界,弘揚威名!
至於此為什麼?
五猖兵馬。
包括五顯靈官、五通兵馬、遊師兵馬,第一類為上壇兵馬,部門劃分很多,如南北二院、雷霆都司等等,多作祈晴布雨、伐廟召雷之用,主將為雷部將帥,驅邪治病更是不在話下。
第二類為中壇兵馬,指借調東嶽府兵,用以收魂拿魄,鎮壓驅治,由溫瓊、張巡等東嶽十太保統領。
第三類為下壇兵馬,梅山、元皇、中茅或下茅所修行,以遊師、亡魂、山魈甚至動物組成,結構複雜,戰鬥力因地域和法師而異,也卻最易驅使。
大可祈晴止雨,小可止血化煞。
眼下,孟凡準備收取的兵馬,名為五通神,絕大多數是一些戰死且有戾氣的亡靈,具有暴力之氣。
道藏中說,這些五通最厲害的在於熟悉一地風土人情,足夠彪悍,但是處理事情通常都比較懶散,要號令五通神,必須有足夠的條件作為交換。
可邊疆唐軍卻截然不同,戰死鬼雄入道長麾下聽令,不死不滅,可享另類長生,結果絕對勝過投胎轉世!
安裝最新版。】
在孟凡思索之際,他身後的景象同樣值得關注,一頂轎子裡坐的一個瘦弱少年,他臉色蒼白,面有病容,神氣之間還有種慌張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