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太子李賢微微皺眉,在心中暗道:「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皋,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九個如字連用,以祝頌福壽綿長,因此又名天保九如,但關鍵之處在於,此詩最初是給上古人君祝壽之用!
雖說隨著歲月流逝,達官貴人也可以用此詩給長輩祝壽,但難免有僭越之嫌。
天皇李治文學造詣不差,自然曉得典故,輕輕叩擊桌案,喃喃道:
「上天保佑,使之安定。」
「可。」
「既然是自家人,那姑父便再賜你一個實職,太史令如何?那邊正有個空缺。」
看似在商量,實則語氣中透露著不容拒絕,畢竟他是人道至尊,哪怕不能修行,已被疾病困擾、折磨多年,依舊有封神之權柄!
太史令這個官職,很容易跟司馬遷聯絡在一起,但唐朝卻並非如此——
負責測驗天文、考定曆法,定期向朝廷報告所測日月星辰、風雲、氣候、祥眚,並率領下屬,每年制訂曆法,呈報皇帝后頒佈,主持各種重大典禮。
再往後,太史局會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欽天監。
五品散官配五品職事官,專業還對口,正正好。
「貧道謝……」
心思百轉之間,孟凡卻不忘禮數。
然而,正欲再度起身行禮,就聽到李治低沉的聲音:「免了。」
「私下裡在我面前,不必稱什麼貧道、微臣,叫姑父便好。」
「喏。」
聞言,孟凡重新改為叉手行禮,並坐了回去。
從這一刻起,氣氛變得愈發放鬆,真正有了家宴的意味。
不管是李治,還是武則天,都不再用朕、孤之類的字眼,反而偏向於更加口語化的我。
本來躺在母親懷裡的少女李令月則嬌笑著跑過來,以敬酒之名,直接賴在旁邊不走了,纏著他講一些志怪故事。
其實也不叫故事,畢竟觸及鬼神的事件,孟凡親身經歷過不少次,換一下背景,放到唐朝即可。….
不多時,在聲色並茂的講述下,小姑娘時而臉色煞白,時而激動萬分,緊緊抓著他袖口。
周王李顯與相王李旦反應差不多,就是沒那麼膽小罷了。
上首處。
武則天早已不是端坐姿態,命宮娥取來憑几,將手肘支在上面,掌抵下頜,身軀微微前傾,偶或黛眉顰舒,亦是認真傾聽著故事。
男人喜歡看美女,常用秀色可餐來形容由此帶來的視覺享受。
同理,女人也不例外。
尤其是盛行胡風的唐朝。
事實上,武則天早就遺忘了少女懷春、青澀懵懂的感覺,可是這並不妨礙她對英俊男子的審美意趣。
對於這個幼時故人之子,天后印象甚佳,沒想到留著武家血液的後輩之中,竟有如此良才,可通玄及幽,神遊三界。
所謂顏值即正義,這話在唐朝,乃至後世王朝,都有一定道理。
因為經歷過科舉考試以後,並不是直接當官,得再透過銓選,只有說話爽快,體貌豐偉、儀表堂堂的男人,才能夠踏上朝堂,亦或施政一方。
身材五短、體貌猥瑣,則大機率跟入朝為官無緣。
相傳,曾與孟凡有過一面之緣,並贈送寶物的鐘馗判官,便是在殿試時,由於面容猙獰,因嚇到了皇帝被嫌棄,憤而自殺……咳咳。
。.
蝸牛攀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