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期,麥考密克作為戰地記者加入潘興將軍的醜國遠征軍司令部擔任情報軍官,被授予戰時上校軍銜,他後來一直以麥考密克上校自稱。
最好的建築師被邀請參與設計,關於第四等級(指美國新聞界)的各種名言被用來裝飾走廊。
在大樓完工前,麥考密克上校指示他的駐外記者蒐集各種歷史遺址的紀念品,包括長城的磚石,羅馬聖彼得教堂的紋章,這些紀念品被鑲嵌在大樓的牆壁上。
今年大樓完工了,這是芝加哥從來沒有的建築奇觀,一位作者稱之為“石頭和鋼鐵的奇觀”。
不過誰又能知道,一個世紀後,大樓還屹立在原地,但報紙卻不在了。
《芝加哥論壇報》,創刊於1847年,芝加哥市第一大報,是美國第二大報業集團論壇公司的前身,也是該集團公司旗下大型核心報紙,被認為是全國質量最高的報紙之一。
該報有地方版,各板塊的首末頁是彩色,其餘都是黑白,是醜國大型日報中較少用彩頁的報紙之一。
進入21世紀後,日平均發行675,847份,居全國第七;
星期天刊發行日均1,010,704份,居全國第四。
《芝加哥論壇報》創刊於1847年6月10日,是醜國發行量前7名報紙中最古老的報紙。
該報在醜國西北部率先建立電訊新聞社。
1855年約瑟夫?梅迪爾及其5個合夥人收購該報,並於同年購入蒸汽印刷機,使印報效率大為提高。
從此,該報開始發展壯大,成為當地主要日報。
梅迪爾是屬象的,《芝加哥論壇報》也是林肯的早期支持者,對林肯的崛起起了很大作用。
梅迪爾也因此成為林肯的好朋友,兩人過從甚密。
林肯曾經給《論壇報》寫信說:
“我欠了它(指《論壇報》)很多,恐怕我一輩子也還不清了。”
1860年,該報發表一篇社論,要求公眾選舉林肯。
《論壇報》於1861年兼併了芝加哥最早的報紙《驢人日報》,同年5月26日創辦星期天刊。
芝加哥城歷史上有過一次震驚全國的“芝加哥大火”,將市區大部分建築化為灰燼。
醜國的歷史教科書上已有記載,但是《芝加哥論壇報》對這次大火竟早有預感。
1871年9月10日,該報發表社論,認為由於天氣長期乾燥和市民疏忽大意,市區許多木質建築有火災隱患,號召市民提高警惕。
此言一個月後不幸言中。
10月9日,這場被稱作“芝加哥大火”的災難降臨,將《論壇報》才建了3年的新樓房也燒個精光。
但該報仍頑強出版,兩天後,發表歷史性社論《芝加哥將重新崛起》。
不久後,《論壇報》發行人梅迪爾當選為芝加哥的“災後重建”市長。
梅迪爾1899年3月16日去世後,報紙由其兩個女兒的家庭繼承,這兩家的姓分別為麥考密特和帕特森。
1914年起,報紙的經營權轉到老梅迪爾的兩個外孫手中,他們是羅伯特?R?麥考密特和約瑟夫?M?帕特森。
這倆表兄弟年輕氣盛,雄心勃勃,將《論壇報》的發行量和廣告量都擴大了一倍。
他們後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於1917年都參軍到海外服役(該報先後當兵去海外打仗的員工人數多達268人),分別獲得上校和上尉軍銜。
所以人們在麥考密特名前習慣加“上校”二字。
戰後帕特森上尉去紐約創辦了《每日新聞》,《芝加哥論壇報》即由麥考密特上校一人負責,並繼續擔任發行人。1921年以梅迪爾名字命名的西北大學梅迪爾新聞學院建立。
在20世紀長達66年的歷史中,該報一直伴隨著一句著名的口號:“世界上最偉大的報紙”。
這句話來自1909年2月7日在紀念林肯誕辰100週年時該報的一篇文章,原文為“世界最偉大的報紙的最偉大的一期”。
從1911年8月29日開始,該報就將這句口號每天印在頭版報頭下:Td’sGreatestNewspaper。
1924年7月15日該報收購一家廣播電臺時,也將這句話的英文縮寫WGN代替原電臺名稱WDAP。